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难忘家乡歌谣(作者 张峰青)

编辑:金梅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6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在笔者家乡西山坪头地区,不时传唱着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谣,有的是托物起兴,有的是口口相授、代代相传,虽简单朴拙,却有绕梁之韵。家乡歌谣饱含着浓浓的乡情,富有生活情趣,至今令人难忘。
        场景一:晴朗的日子,一位母亲(或奶奶)和孩子坐在院子里,双手相对,十指相扣,如拉大锯般前后扯动胳膊,嘴里吟唱着:“倒板板,晒暖暖,阳河里,挽转转,一挽一个泥圈圈;倒板板,晒暖暖,阳河里,揉面面,一揉一个毛蛋蛋。”
        在歌谣停顿的间隙,母亲(或奶奶)会在留着“木梳背儿”的孩子头上抚摸一下,惹得刚刚学语的孩子“咯咯”笑个不停。整个院子充满欢乐的气氛,还有满满的亲情。
        场景二:傍晚时分,西天一抹红云,每朵云都被镶上金色的光圈。随着大人们在村口一声声的呼唤,玩累的孩子们就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如挤挤撞撞的羊群,忽前忽后地跑动,嘴里唱道:“回家回,打锣锤,锣锤不响我不回;回家回,打锣锤,锣锤咣咣我再回。”
        孩子们边唱边走边拍手,听起来悦耳动听。欢快的一天结束了,欢乐的童心,就像归巢的鸟儿,在温情的暮色里幸福地归去。
        场景三:每年除夕夜,在吃完饭以后,大人会满心期待地带着孩子去“摇”椿树,夜色中他们站在房前屋后的椿树下,双手扶在树干上,边摇边唱:“椿树椿树你甭长,我长三年你再长,你长大了做门枋,我长大了娶婆娘;椿树椿树你甭长,我长三年你再长,你长大了绿村庄,我长大了走四方。”
        大人唱一遍,孩子跟着学一遍。在大人看来,椿树是乡间的良材,又高又直。当然,大人也希望儿女能像椿树那样长大成材,出脱得高挑伟岸,英姿飒爽。那歌声在除夕的鞭炮声中,回环往复地升腾,涌动着殷殷的期盼与浓浓的祝福。
        场景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坪头一带的渭河上没有桥,南岸的人要到北岸去赶集,就得坐船。渭河南岸有个村子叫营头村,平时营头村的人要过河上街买个针头线脑或是看病探亲,就靠一条木船,但木船等够了人,才能渡过。坪头和营头,相隔一条河,难免通婚。若是南岸营头村的姑娘嫁到北岸的坪头村,尚不大难,因为集市就在北岸。若是坪头村的姑娘嫁到营头村去,就要颇费周折。由于交通不便,每年夏秋时节河水暴涨,营头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岛”。每当此时,营头村许多人家就会缺少生活用品,只能将就着吃寡盐少醋的饭食。若不巧再赶上自家孩子突发头痛脑热,就更遭罪了。如果病情紧急,就不得不雇船强渡,可往往船没走一半就无功折回,有时也会传出船翻人亡的消息。于是北岸的姑娘很少嫁到营头村,但也有例外,而那些嫁到南岸的年轻媳妇每当无法渡河时,总会唱这样的歌谣:“娘啊大(爹)啊瓷心肠,把你娃给营头庄。你娃不得过河,心不展敞;娘啊大(爹)啊瓷心肠,把你娃给营头庄,你娃不得过河,泪汪汪。”歌声委婉悲伤,如泣如诉,唱者动容,听者落泪。
        直到 1982年,渭河上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才方便了两岸群众的交往与出行。今天,西山渭河两岸已建成许多座桥梁,但当年渡河的艰难与苦涩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回味歌谣,难忘过去,也会满怀信心展望未来。今天,我们能有美好幸福的生活,都要感谢这个崭新的时代。

上一篇:锅盔(作者 刘成章) [2014-09-26]

下一篇:再给我一碗长寿面(作者 王振文) [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