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雅俗共赏西府海棠 (作者 王怀宇)

编辑:金梅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30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西府海棠荣登“宝鸡市花”席位五年有余,每年春夏之交,市民可以在街头游园或各处公园里欣赏到其“芳容”。它力压群芳获选“市花”,主要一个原因就是雅俗共赏。那么,它俗有何指?雅在何处?恐怕知道者并不太多。笔者闲暇之余,细观之,深究之,得到了林林总总一大堆说法,在此与大家共同探析。

        先说“俗”。看一看西府海棠的生存环境便知。

        西府海棠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喜光,耐寒,耐干旱,适生于海拔 100米至 2400米地区。一种植物能忍受北方寒冷、干旱、强光的考验,还能适应2300米的海拔落差,生命力如此顽强,与那些挑拣环境的娇贵植物比较起来,算是适应性强、通俗普遍的物种。

        再看看西府海棠的身世。据考证,晋朝时有一种海棠生长于西府(泛指关中西部地区),与其他海棠不同,故而得名。当时,平民百姓家的房前屋后多有栽种。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里所说的“四品”包括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这样说来,西府海棠自古以来就有栽植,是传统花种,已历一千六七百年。其花开似锦,枝头繁茂,特别符合大众品赏心理,似乎与淡雅之情趣不太相符。

        1600多年前,西府海棠扎根于西府大地,并逐步向甘肃、山西、河北、山东、辽宁等地扩大栽植,成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经过长达 16个世纪的游历后,故乡人并没有忘记它,在 2009年把它推上了“市花”的宝座。现在,每当人们提及西府海棠时,总免不了说上一句:这是宝鸡市的市花。

        俗与雅,原本对立,可是在西府海棠身上,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西府海棠树态峭立,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在皇家园林也多有栽植。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花开后则渐变粉红,犹如晓天明霞,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美誉。北京故宫御花园与颐和园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楚楚有致,与玉兰、牡丹等相伴,寓意“玉棠富贵”。

        历代文人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赞美海棠。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美艳高雅。苏轼的绝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对海棠的怜爱溢于言表。“风流才子”唐伯虎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题诗:“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元好问在《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中写道:“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意思是说,海棠开花较桃李稍晚,似乎有矜持、自重和谦让的品格。

        梁实秋先生也钟爱海棠花,他在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放在第一个来描写,并且用了最多的篇幅来赞叹西府海棠,他写道:“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对于西府海棠独特的美,他的看法亦很精到,他说西府海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浓淡有致。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娇小艳丽。“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离去。”

        朱自清在散文《看花》中说:“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

        宋庆龄喜爱海棠花,在其北京住所的中院有两株树龄近三百年的西府海棠,是北京城里仅存六株古西府海棠中的两株。每年四月上旬,娇艳的海棠璀璨盛放,宋庆龄常在工作之余漫步树下,邀友人赏花。

        在南京著名的莫愁湖公园,西府海棠也是一个重要的景致,最老的已经种植六十多年了。上世纪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没有通知公园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偕夫人悄悄地来这里游玩,为的就是看看莫愁湖的西府海棠。总理过世后,夫人邓颖超睹花思人,写下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一文,回忆她与总理五十年来相依相伴的革命生涯。

        往事已去,意蕴犹存。雅俗共赏的西府海棠,就在宝鸡人的身边,有空去仔细品赏吧。

上一篇:忙前看娘 (作者 柯坪) [2014-09-30]

下一篇:锅盔像锅盖 (作者 崔彦) [201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