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漫谈鹿糕馍的得名 (作者 成宗田)

编辑:金梅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0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人小时候吃过一种美食,不但能记一辈子,好像也能香一辈子!年逾古稀,想起来还馋涎欲滴。家乡扶风的鹿糕馍正是这种食品。

        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孙,又有祖母做靠山,所以小时候值钱得很。我的父亲或叔父从召公镇跟集回来,都要给我买个干粮,这个干粮不但好吃,也很好看。圆圆的,中间有个窝窝,窝窝里面印着一只红色的小鹿,干粮的圆边上雕满了牙状的花边,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喜滋滋地接过来后,好长时间都舍不得吃,翻过来翻过去,看了几遍之后,才一个一个地掰那牙牙吃,长大之后才知道它的大名叫鹿糕馍。

        人们不是常讲食文化吗?我总觉得鹿糕馍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厚,其凝聚点就是那只小红鹿,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印只小狗或小羊呢?

        原来过去人们所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是福、禄、寿三个字。福就是生于富贵之家,过着钟鸣鼎食、无忧无虑的生活,福的形象大使是曹国舅,八仙之一;禄就是俸禄,只有当官才能食朝廷俸禄,禄的形象大使是一只鹿;寿就是长寿,其形象大使是一位老寿星,长长的白胡子,前额突出,俗称奔颅儿。

        禄的形象大使为什么是一只鹿?因为禄与鹿谐音。把这三位形象大使安排在一个画面中,就是福禄寿图,经常被印制成年画,挂在堂屋正中。

        如此看来,鹿糕馍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鼓励孩子努力学习,长大做高官、食俸禄、光耀门庭的刺激品。在过去的科举制度中,考入府、州、县学,做了生员,叫作“进学”;通过乡试,即省试,考上举人就有机会做官,就可以参加“省长”级大人赐的鹿鸣宴,就可以乘坐国家提供的车子上京赶考,所以举人又称“公车”,康有为、梁启超上京赶考时,率领众举人向皇帝上书,实行变法,又称“公车上书”。在京城要通过礼部的几场会考,考上的就称进士,接着皇帝再通过殿试,考上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就是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其余都是钦点进士,至少可以做个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考上进士的,就可以参加皇帝赐的琼林宴,接着上街游行夸官。唐代诗人孟郊考上进士后夸官回来,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进士们当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乡试赐的宴为什么叫“鹿鸣宴”?因为《诗经·小雅》里有一首诗叫《鹿鸣》,是天子宴请群臣的诗篇,作者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引出下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一诗中也引用了这四句诗,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思慕。这也是鹿糕馍中那只小鹿的第二层意思,鼓励孩子成为天子宴请的贤才。

        过去学子们走科举之路,上县、上省、上京赶考,也是挺辛苦的,所以要带着路上吃的食品,这种食品必须耐放、顶饥、好吃,鹿糕馍就成为首选,于是有了小名:干粮。当然作为大众食品,学子赶考带,商人、军人、有事外出者都可以带在路上吃,所以几乎家家都会做。

        1953年我 13岁,就在大热天,歩行 115里去考岐山周公庙中学,带了我妈给我烙的锅盔馍,走到扶风县城,为图吉利,我又买了两个鹿糕馍,还买了一个香瓜,那时路上有善人舍水,走十多里路,就会看见寺庙或善人家门口,放一水盆,盛放着开水和一个勺,你可以放心去喝,也可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我就掏出鹿糕馍吃起来。吃饱喝足之后再走。那一次我考上了,但路太远不敢去上,于是又考到武功中学了,这期间鹿糕馍没有少给我帮忙,我怎么能不爱它、不感激它呢!如今老了,还念念不忘,回到扶风碰到它,非买几个不可,咬不动,就切成片,泡在饭汤里也好吃。

上一篇:石鼓山之谜 (作者 阿莹) [2014-10-09]

下一篇:关中人待客 (作者 刘新)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