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西部网事>西部精神

绛帐有个王建中

编辑:于明 来源:宝鸡电台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4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宝鸡 胡云林
 
  我不敢说,他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惊奇、最有故事的企业家;但我敢说,他是我见过的最富有内涵、最具儒商气质的企业家之一。从他的经历中,从他的谈吐中,从他的仪表举止中,我都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作为扶风大地上一位驰名的企业家,在他创建的建忠集团那阔大的办公室里,在他投巨资正在修建的宏伟的“传薪楼”前,在急速奔驰的银灰色轿车上,他那洪亮的嗓音中,传递出的自然不乏他在久经商战激烈竞争的淬火中锻造出来的经营之道,这是我所熟知的,任何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都会有自己独有的成功经验。但是,在他的谈吐中,更多的是社会人文,是历史经典,是生活哲理,我恍然感到,坐在我面前的不是一般的企业家,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学问家,一位精通人际关系的社会学家,一位热心文化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就是王建中,是我走进绛帐这块宝地上深深感动我的人物之一。
 
  地脉深深
 
  王建中出生在新疆建设兵团,高中毕业就参了军。军营生活锻炼了他坚毅的性格和优良的品质。1987年复员到宝鸡五一纸厂当工人、班长、工段长,8年后辞职下海打工。1998年底自筹10万元来到绛帐创办食品厂。
 
  有人不解地问:一个外乡人,为什么偏偏跑到绛帐来创业?绛帐虽然自古以来交通发达,文脉深厚,但这些年来漫漫岁月已经给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能记起绛帐这个名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或许是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指引着王建中来到了这块风水宝地。十几年时间,一个营业额上亿元的宝鸡建忠食品集团就在绛帐土地上冉冉升起。
 
  时值5月。如果你从宝鸡沿陇海铁路乘车向东,到了100公里处下车,就来到绛帐。这里地处渭河冲积平原,田连阡陌,土壤肥美,植被茂密,麦浪滚滚。老百姓说,这里不论什么地方,你挖下一鐝头撒下种子,都可以长出上好的庄稼来。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军事家、学问家从这里出生,或活动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世业绩。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形容这里,可以说恰如其分。从地理位置上,它就像一个巨人,十字型地肩负着两副担子:东头挑起农业文明始祖后稷教民耕稼的教稼之地武功、杨凌,西面挑起周王朝的发祥地岐山,北面挑起著名佛都法门寺,南面挑起旅游胜地太白山森林公园。由此,足见它的坚实与厚重。
 
  正是这一块宝地成就了王建中。他在这里打拼十多年,依靠这里丰富的物产、地下资源和勤劳聪慧的人力资源,先后开发了方便面、饮用水、食用醋等产品,创出了“佳家爱”“建忠”等著名商标,总资产达到4亿元。
 
  王建中并不迷信鬼神,但他相信地脉渊源。绛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历史积淀,给了他创办企业的力量和底气。这里从古代以来一脉相承的文化气息启发了他: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办好企业的精神力量。企业要发展,就要注重企业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未来”。于是,他开始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拼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先后在西安、北京各大院校进修学习,后又钻研国学知识和与绛帐历史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最后,他把自己学习钻研的重点定格在了汉代大儒马融身上。绛帐的历史上曾产生和活动过马援、窦宪这样伟大的军事家和班超、马融、郑玄、卢植这样的杰出人物。但他最看重的是马融。马融诞生在1800年前的茂陵,80高龄辞官来此设绛帐授徒,从此才有了“绛帐”地名,才使绛帐传扬天下。他发现,马融这个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有意打压和凐没的人物身上,有许多闪闪发光的东西,值得发掘,值得继承和发扬。他还隐隐感觉到,对马融的发掘,将关系到绛帐今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这也许会为建忠集团的明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仰望星辰
 
  如果你注意观察,从西宝高速公路东西方向进入绛帐时,就会看到路边一块标语牌,上面醒目地标示着“马融-中华文化第一人”的字样。这个观点,就出自王建中。
 
  当我们采风团一行看到这个标语时,曾经议论纷纷。赞同者有之,可大部分持有异议:“马融是中华文化第一人,那置孔子于何处?置孟子、屈原、司马迁……于何处?”但当我们认真听取了王建中的仔细陈述,觉得这个观点的提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的。
 
  王建中认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最早的私学。但由于处于乱世,屡遭困厄,加之“述而不著”,许多言论都是其弟子在他去世以后整理的。到了秦朝又遭焚书坑儒浩劫,儒家经典几近中断。直到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过去散失的经典才逐渐汇集。加之到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完成和书写纸的发明,把汉文化的发展推向了高峰。马融天降大任担当起了整理和发展儒家学派的使命,成为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马融天资聪慧,学识渊博,著作丰富,著名学者陈邦福评价他:“马融通十一经,为《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古文《孝经》作注,在汉代通晓经籍到马融为极点,历史上仅此一人。”同时,晚年又设帐授徒,常达千人,教出了如郑玄、卢植这样的大家,为儒学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此,王建中认为,无论在绛帐的历史上,或者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马融都是一颗闪闪发亮的巨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发掘“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拂去马融身上的历史灰尘,让他的历史价值重放光芒。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作为从绛帐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对此责无旁贷。”也许对于研究马融的历史贡献,专家、教授们更有优势,但他们缺乏经济支撑,无力开展重大的活动。而自己却可以依靠建忠集团的这个平台,把这件事搞下去。
 
  几年来,他潜心研究马融,足迹踏遍了马融生前走过的陕、鄂、甘及其弟子走过的冀、鲁等省,与西北大学合作开展了“陕西文化大讲堂-走进绛帐”等活动,去年又举办了“马融文化论坛”,邀请省内外的学者共同研讨马融。在这次论坛的基础上,他汇集大家的研究成果,正式出版了长达40万字的《大儒马融》一书,正式揭开了发掘和弘扬汉文化的大幕。
 
  对于由他提出的马融是“中华文化第一人”的观点,在论坛会上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有一位持反对观点的学者,甚至站起来,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对此,王建中心地坦然地说,不同意见可以展开争论,在争论中真理才会越辨越明,马融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才能更科学地显示出来。
 
  王建中在研究中,还有意识地将马融著作中对今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运用在管理企业中。他认真研究了马融的《忠经》,其中关于“忠”并非只忠于某一个人,而是“至公无私”的观点,关于以忠“德”为最高标准,要求君、臣、吏、民摆正位置、各执其事的观点,对他很有启示。他将这些观点与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让职工学习《忠经》,还在全公司开展背诵比赛,对增强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到了良好作用。
 
  接力传薪
 
  一位驰名全省的企业家,竟成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带头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当代奇观。可是,王建中并未止步于此。他还把对马融的研究,同发展绛帐的文化旅游事业结合起来,决心把弘扬汉文化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
 
  王建中认为,要发掘和弘扬以马融为代表的汉文化,不能只止于宣传,必须要有一个物质载体作为活动场所。所以,从2011年开始,他就着手筹划和设计一处以马融绛帐传薪之意命名的“传薪楼”工程。其规模极为浩大,包括传薪楼、宾馆、学馆、马融蜂蜜酒文化体验区等,占地面积达128亩,总投资将达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2亿元,工程主体“传薪楼”已经建成。
 
  在王建中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这座在绛帐历史上独具一格的建筑。建筑为5层,各层都设有宽阔的厅堂,一楼为演艺厅,二楼为文治武功图片展,三楼为马融纪念堂,四楼以上为讲经堂。传薪楼两端分别为宾馆和多功能区。站在传薪楼上,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以汉文化传播为核心的、集旅游、教学、会议、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宏大文化旅游场所。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扶风大地上与北面的法门寺和南面的太白山森林公园相互辉映的著名会所和旅游胜地。到那时,建忠集团这个以食品生产为主的企业将实现以汉文化宣传旅游为主的华丽转身。
 
  同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要经过痛苦“分娩”一样,传薪楼的建设也经历过一段艰难曲折。王建中说,当他提出要建传薪楼的设想时,他的家人和同他一起艰苦创业的职工,几乎是一片反对之声,说咱们是搞企业的,怎么搞起了文化教育,简直是不伦不类。他们担心搞砸了,大家多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在那些日子里,王建中承受着极大压力,他一方面要苦口婆心对大家进行说服工作,还要千方百计地为工程筹集资金。他想,只有努力坚持下去,把工程搞起来,让大家看到前面的曙光,才会最终取得一致的认识。
 
  王建中所以能够坚定地走下去,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坚信汉文化的伟大。他说,东汉王朝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文治武功达到极盛的时期。为什么我们的民族称为“汉”族?为什么我们把有血气、有志气的人称为男子“汉”?那是因为“犯汉者,虽远必诛”的民族气魄,造就了“四方宾服,八方来朝”的局面,客观上形成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文化昌盛、歌舞升平”。然而时间久了却带来了全民族的松懈,导致了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所以这段历史更应该让我们好好地去总结。
 
  在设计和建设传薪楼的同时,王建中还注意发掘和研制马融家宴的蜂蜜酒。这是当年由马融的妻子自酿的以槐花蜜为原料的健身酒,马融就是因常喝此酒才得以长寿,活到88岁。扶风有18万亩野河山槐花林,有丰富的槐花蜜资源,开发这种蜂蜜酒具有远大前途。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试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蜂蜜酒已于2013年成功上市,他们计划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将其产销规模达到数亿元。
 
  在采风中,我们看到了王建中主编的《大儒马融》,其中汇集了40多位专家学者、市县领导和部分作家的作品,也看到长期扎根绛帐、对这块土地无比热爱的绛帐土生土长的作家、绛帐工业园副主任张新浩的著作《仰望绛帐》,他们对弘扬、发展马融文化和发展绛帐文化旅游事业都充满着信心。这使我看到,王建中并非孤军奋战,在他的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团队,站着扶风和绛帐几十万勤劳智慧的人民。王建中弘扬汉文化、发展绛帐文化旅游事业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2015.6.22)

上一篇:西部漫旅——论巴蜀的人文精神 [2011-03-31]

下一篇:“胖妞”运-20正式列装 西飞主造总师也是…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