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走进宝鸡>宝鸡历史

胡家湾传说中的军事驿站?

编辑:于明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文化爱好者   胡家湾是古代军事驿站
 
  胡家湾,川陕路边一个方圆200余亩的湾口。位于渭滨区神农镇大湾铺村南 1里处,距大散关 7公里。它的北邻,是刚建成不久的古弓鱼公园。
 
  地方文化爱好者、神农镇峪泉村村民高义生曾数次来到胡家湾一带勘查,这里的特殊地形和走向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他注意到,从宝鸡市区南大门益门堡一路向南,走到胡家湾地形突然变窄,形成一处天然豁口,在豁口两侧有两条大沟,一路通太白县靖口镇,一路通神沙河、和尚原一带。“显然,这是一处理想的屯兵之地。战争时,它方便调动和快速转移,使部队能抄近道尽快到达所守关口;和平时,此处扼豁口而据守,湾里水草丰茂,可养马休整。”高义生分析说。
 
  历史上发生在秦岭里的几次战争及古老传闻留下的遗迹,进一步印证了高义生的这种判断。
 
  公元前 206年,刘邦出兵汉中,在凤县黄牛铺镇的秦岭梁上留有煎茶坪,据说是刘邦的饮茶之地。另外一个传说遗迹许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距胡家湾南面几里地有个沟,沟里有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当地人叫它“刘邦杀马石”。
 
  公元 911年,前蜀进攻岐国,岐军将蜀军堵在大沟、神沙河一带厮杀,民间至今有岐蜀大战、血染神沙河之传说。
 
  除了战争,高义生讲,和军事密切相关的遗迹还有三处。一处是胡家湾东面的山梁上,设有两座用于瞭望敌情的烽火台,可惜烽火台没保存下来;另两处是湾里平川地上的“汉井”和“饮马泉”。“汉井”用圆石头垒成, 3尺见方,至今地下水不断,而距“汉井”不远处,有一片长约五六十米,宽约五六米水草丰茂的湿地,其水深可及腰,一年四季不干涸,似乎有暗流不断汇入。大湾铺村民把这片神奇的湿地叫“饮马泉”,顾名思义,“汉井”是供驻军饮用取水的,而“饮马泉”则为驻军的战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饮马泉,汉井,烽火台,还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我觉得胡家湾应该就是那个古代著名的军事给养驿站军阳湾。”高义生推断说。
 
  大湾铺村民   总督的儿子让狼给叼走了
 
  按照高义生的推测,胡家湾既然是一处重要的军事驿站,驻扎有大量的军队,那么下面这段有关大湾铺村的传说就不太可能发生了。
 
  村民相传,清朝初年,有位四川总督带着老小赴京任职,途经大湾铺胡家湾时,天色已黑,这里没有旅店驿站无处投宿,只好住在当地的山神庙里。没料想夜半时分,有恶狼窜进庙内叼走了总督的小儿。总督伤心之余,迁怒于宝鸡知县,说他治下的地方竟然有恶狼横行,非要怪罪于他。那个时候,荒山野岭的咋能没狼呢?知县心里哭笑不得,还得给总督回复。后来心生一计:他召集宝鸡渭河南岸所有的地方保正,手抱各地山神爷的牌位,齐聚出事的胡家湾山神庙进行断案审理。知县煞有介事地问讯后,对总督说:“经卑职逐一审问,山神已经招认,这只恶狼系由四川尾随总督大人而来,不属宝鸡本地山神管辖,还望大人明鉴。”总督理屈词穷,只好罢手。地方上的保正乘机溜之大吉,因为走得快,把各自带来的山神牌位也忘在庙里。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歇后语“胡家湾的山神爷——实插儿(喻人稠地狭)”的由来。
 
  记者发现,将这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和驿站一事联系起来,很让人产生疑问。
 
  按照这个故事所讲的,胡家湾至少在清朝初年还没有驿站,如果有,堂堂总督怎么会住在山神庙里?如果这个故事是瞎编的,其他的传说、遗迹是否可信?
 
  宝鸡文史专家   胡家湾军事驿站一说没依据
 
  胡家湾到底有没有军事驿站?当地村民黄永祥给记者提供了一个线索:胡家湾立有两块老碑,年代很久了,不知碑上有没有相关记载?
 
  记者在村民带领下,穿过一片正在建设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基地,来到
 
  老碑的位置。老碑周遭杂草、灌木丛生,对面不远处是新修的古 弓鱼公园“藏兵洞”。
 
  这是两块立于乾隆、嘉庆年间的墓碑。碑文起草者、书丹者是廪膳生员张文炌、廪贡生张腾蛟。碑文记载了张家祖辈老人重视读书、乐善好施的一些事。
 
  记者在老碑上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胡家湾即古代的军事驿站军阳湾一说,没有依据,因为缺乏相关的史料证明。”渭滨区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张孟祥在翻阅了大量的正史及地方志资料后说。
 
  他认为,军阳湾这个地名宝鸡民国老县志上确实有提到,但仅仅是“提到”而已,具体在宝鸡到凤县的哪一段,是什么地貌特征,有啥重要作用,县志上根本没讲。有关宝鸡历代战争的史籍里,也没有记载军阳湾是著名的秦岭军事驿站,“虽然军阳湾这个名字能让人产生联想,但没有史料支撑,也没有传说依据。说胡家湾就是军阳湾,同样缺乏说服力。”
 
  据民国十一年《宝鸡县志》卷之三《建制·营》记载,明清时期,大湾铺确有少量驻军,当时二里关外委把总一员,兵 8人,杨家湾塘汛兵 5人,煎茶坪塘汛兵 3人,属汉凤营节制;东河桥外委把总一员,兵 8人,大湾铺、观音堂各设塘汛兵 3人,马 3匹等等。至 1912年,以上驻兵全部裁撤。“塘汛指明清时驻军警备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关卡,把关的兵士负责日常的盘查、巡逻。大湾铺只设 3名塘汛兵驻扎,说明在明清时期,它还远远未达到军事驿站的等级。”渭滨区文史研究员冯东耀说。
 
  方志研究专家吴正茂则指出,据史籍方志记载,从益门堡到凤县黄牛铺这一段,够驿站级别的只有两个地方:益门古驿和东河桥驿。
 
  看来,胡家湾的故事还有待挖掘。

上一篇:周公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始祖 [2015-10-20]

下一篇:秦岭深处的 红色火种 [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