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房产汽车>房产信息

“二孩时代”透视:二孩报到床位学位准备好了吗

编辑:志军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全面放开“二孩”将给医疗、教育等带来巨大压力。记者 陈忧子 摄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广州市户籍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除去已有两孩或以上的,还有总共约107.5万人符合政策。而2014年广州户籍人口已婚育龄妇女163.04万,摸查发现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约15万人,截至2015年5月底仅30614对夫妻提出二孩申请,占比约两成。如果就按这一比例来推算,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107.5万人中,应该有20万人计划生二孩。且生育二孩女性,大部分是大龄女性。因此,最近这几年,就应该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

那么,面对两三年之内就可能增加的20万出生人口,广州做好准备了吗?广州日报记者在上述推算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市内的医疗、教育资源分析发现,市内医院产科资源和幼儿园、小学学位,总体上来说可以满足需求。但是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假如目前的失衡状态持续——孕产妇扎堆三甲医院,家长追捧名园名校,可能会加剧结构性、区域性的资源不足。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否会造成社会资源匮乏?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左晓斯认为,即使是不放开,目前的社会资源也是不足够。“可以说,资源不足不是因为孩子的多还是少,而是投入的重点在哪里。一直以来,政府投入的重点都在经济领域而非社会领域,在公共资源的投入上,我们可以说是欠账很多的。即使不增加孩子,现在的资源也是不够用。另外就是配置问题,现在均衡配置也没有解决,好的越多,差的越少。”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一是增加投入,二是平衡配置。

广州市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欧江波认为,婴儿出生小高峰将导致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增大,可能给政府公共财政带来一定压力。

医疗资源:

产科:

产妇扎堆三甲医院 二级医院仍大有潜力

据统计,广州目前11个区共有约150家承担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以20万“二孩”在三年内出生计算,平均每天每间助产机构新增分娩量不过1.2人。然而,如其他科室一样,市内孕产妇们产检、分娩时扎堆三甲医院,大医院产科资源并不轻松。

广州市民李显森近日陪怀孕29周的妻子,到一家三甲医院产检,切身感受到了三甲医院产检资源的紧张。“之前看的书、上的课都说进入孕晚期之后,产检频率就要从4周一次改为两周一次了。”他说,产检医生还是帮妻子挂了4周之后的号。“医生的解释是说产检人数太多,实在安排不了两周一次,叮嘱她回家坚持每天自己监测胎动。”

二孩放开后,广州各级医院的分娩量未必会均衡增长。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给广州产科医疗资源带来了挑战,并非在于总体的床位数是否足够,而是与分级诊疗能否实现密切相关。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这一计生统计年度间,广州市常住人口出生160753人。而连续多年“蝉联”市内分娩量最大产房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其珠江新城院区和妇婴院区去年一共诞生了18267人。也就是说,150家助产机构中,仅仅是市妇儿中心一家的分娩量就占到当年全市出生人口超过一成。今年产房出生人数已达1.9万人,和去年同比增加15%。据分析,增长或和“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有关。

该院产科主任医师梅珊珊介绍,珠江新城院区产科目前每天限制建档40人,有约300张病床,最高峰的月分娩量可达三四百人。尽管已经通过开展无痛分娩鼓励顺产、减少侧切等,让顺产妈妈能在产后24小时就出院,加快床位周转率,但在特别紧张的时候,部分在珠江新城院区产检的孕妇需要到妇婴院区分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们确实会感觉到更大的压力。”

同时承担助产任务的二级医院则轻松许多。以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有5间家庭化产房,每天最多可以接纳20多人分娩,而去年的分娩量为3300例,目前实际分娩量仅是最大负荷的不到一半。“区妇幼保健院暂时不会出现产科一床难求的局面。”该院院长徐剑表示。

重症救治:

监护最高危孕产妇机构 2/3集中在四区

全面放开二孩给广州医疗资源带来的另一挑战,来自如今医疗机构之间重症孕产妇救治机构布局不合理、服务不足。

目前,全广州市约有150间承担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根据助产机构妊娠监护分类,V类是最高级别,这类机构具备监护最高危孕产妇的资格,依次类推到I类机构,可以监护18岁~35岁,身高、体重、身体状况等都在正常范围的孕产妇。

今年初公布的资料显示,广州市内有34间助产机构评为V类,33间评为IV类,评为III类、II类和I类的分别有29间、27间、26间。V类机构中,2/3集中在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四区,而白云、从化、增城、原萝岗区都只有一间V类机构,南沙区更是没有V类机构。

海珠区妇幼妇产科门诊主任医师梅丽介绍,其实四级及以下的高危妊娠,完全可以在区级妇幼保健院建档监测管理,并不需要闻“高危”色变,扎堆往三级医院跑,应该把最重要的资源留给真正危重的孕产妇。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梅珊珊表示,如能引导正常孕产妇到二级医院产检、分娩,将能减少三甲医院的压力。

儿科:医生目前已缺2000名 今后缺口将加大

除了产科外,儿科将是全面放开二孩后又一接受考验的科室,2013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发表的《广州市儿童医疗资源需求预测》中,在当时的生育政策尚未考虑广州周边儿童医疗服务需求的情况下,预测广州到2020年至少需要拥有2598名儿科专科医生、5197名儿科专科护士,开放床位需新增10966张达到14550张才能满足需求。

近年来,一方面,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儿科呈现收缩趋势,在儿科专科医院,医务人员也出现较高离职率,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近三五年的儿科医生招聘计划都无法完成,有时甚至只完成计划的50%~60%;另一方面,周边城市甚至省份的患儿不断涌入广州看病。每到春夏之交的传染病流行期,儿科专科医院人满为患,儿科医生天天加班,日均要看百多名患者。尽管广州已有约2400名儿科医生,接近上述论文中预测的2020年的水平,但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据估计,即使在现有情况下,缺口也有1倍多,全面放开二孩后,恐怕缺口巨大。

应对:2020年拥有16间妇幼保健院

《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广州市妇幼保健网络有待完善,部分区级妇幼保健院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妇女、儿童保健服务需要,急需的儿科专业发展缓慢,规划到2020年广州要拥有妇幼保健机构16间,每个区(县级市)各建设1间儿童医院。规划侧重医疗资源薄弱而人口结构年轻的新区,根据上述规划,到2020年要新增广州市第二儿童医院,选址于白云区白云湖区域,规划床位800张。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项目,规划了床位数500个,总投资5.4亿元,预计在明年底10月就会投入使用。

教育资源:

现状:小学学位渐趋饱 幼儿园略有盈余

全面放开二孩后,二孩家庭在教育方面,首先面临的就是入园、入小学问题,广州目前的幼儿园、小学学位情况如何呢?是否会出现入园难和上学难?根据《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2014年度》数据显示,目前,广州有1628所幼儿园,在园人数404261人。共有公办、民办小学938所,在校学生900072人。目前,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可以满足本市户籍学生的需求,幼儿园的毛入学率(即在园(校)人数/户籍适龄幼儿数)为161.67%,而小学的毛入学率为102.37%。前几年越秀、海珠等老城区甚至由于人口减少,使得生源数下降,部分小学得以推行小班教学。但是,这一状况在近两年有所变化。以今年的小学入学情况为例,2008年出生的广州市户籍人口为80184人,比2007年出生的户籍人口多了5745人,这也是广州在2000年~2009年户籍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外来适龄儿童,广州的今年小学招生人数为17384人,小学学位这两年已趋饱和。幼儿园方面,广州有499所公办园,可提供近14万个学位,1000多所民办幼儿园提供27万个学位,基本可以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略有盈余。

预估:应对二孩需新增万余小学学位

根据初步摸查,目前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为107.5万人左右。在“单独二孩”放开后,只有约两成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请。如果按照这个申请比例,广州约有20万人计划生二孩。而根据2014年广州市普通教育情况表,每万名常住人口中,小学生在校比例为696名。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在现有小学学位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广州未来应对全面二孩所需要新增的小学学位数将超过一万个。

事实上,除了需要增加学位,全面放开二孩使得推进教育均衡显得更为紧迫。虽然,目前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位都能基本满足,但是广州的小学学位供求存在结构性失调,家长们趋之若鹜的优质学位存在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教育界人士分析,如果家长们对于“名校”的追捧不变,那么伴随着“二孩”的全面放开,情况将会越发严重。

市人大代表、龙口西路小学校长尚国银告诉记者,该校今年一年级招生635人14个班,全校三个校区有2986人,共计68个班,比实际规模48个班超出了20个班。师生比例为1:19,缺编20人。尚国银说:“原本龙口西路小学午休是有床位的,这也让不少家长感到幸福。可现在午休人太多,床位保证不了,部分孩子只能趴桌子睡了。”尚国银称,目前该校有1600多名学生在校午休,睡床和趴桌子的比例为6:4。“不要说放开二孩了,就是在5年后,学生人数按照学校现在的规模也是肯定无法容纳的。”

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热门省一级小学比比皆是。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但某省一级小学由于近年来生源猛增,已经把教室扩展到六楼。学校的功能教室被削减得只剩一个会议室。

名校学位连年吃紧,与该地段学童越发集中有很大关系。“天河北一带目前只有华阳和龙口西两所小学,由于对口47中,资源比较优化,两所学校都是超大学校,彼此根本没办法分流生源。而按照当初的设计,两所学校每年的招生规模最少都在8~10个班左右。”尚国银说,如今附近学位房周转频率加快,很多业主孩子念到五六年级,就将学位房转手给其他有学位需求的人。与“名校”爆棚,“牺牲”功能教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名气不大,学生数在设计规模内的学校,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特殊“缺员”:教师护士也要生二孩

按照国家规定,城市小学生师生比为1:19,城市初中师生比为1:13.5。目前,广州小学师生比为1:19 ,初中师生比为1:12.8,均符合国家标准。记者询问了多名教育界人士,他们表示,随着教师待遇、地位的提高,基本上不存在招不到老师的情况。目前,对很多学校而言,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反而是女教师“产假式”缺编的问题。尤其是小学及幼儿园,女教师数量占“绝对优势”,学校面临的挑战更大。

越秀区某重点小学校长诉苦称,学校有165位教师,90% 以上是女教师,其中40岁以下女教师95人。40岁以下的女教师都表达过生育二孩的意愿。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出台以来,学校已经出现了“产假式”缺编。现在我们学校正在保胎或者正在休产假的女老师有12个。有中学校长告诉记者,曾经有带初三的老师怀孕了,由于毕业班工作强度大,他特别担心孕妇会累出个“三长两短”。为此,学校只能给没有生育计划的老师增加工作量,或者找代课老师应急。

女性占了绝大多数的护士队伍亦面临同样问题。市妇儿医疗中心目前1200名护士中,正在怀孕或休产假的就有100多人,全面放开二孩后,孕产妇增加,尤其是高龄产妇、高危妊娠增加,增加医院在高危产妇管理、评估上的压力。医院的女性医生、护士、助产士也会有生二孩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了压力,需要有所侧重地调配人手。

应对:小区配套园必须公办或普惠

针对目前公办幼儿园数量少、需求大的问题,《广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提到,今后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托儿所)将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到2016年底,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80%以上。

在放开单独二孩时,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曾介绍,为了应对系列新政引发的学位需求增长,广州也已作出规划:到2016年,广州南沙滨海新城、东部山水新城和增城、花都、从化等新区将新建、共建17所优质公办学校和6所幼儿园;并引进国内外名校,建设14所民办名校和8所幼儿园,以缓解中心城区的“择校热”。同时通过评选特色学校、推进教师轮岗交流等,促进广州教育均衡,解决供求矛盾。(统筹/记者黄蓉芳 文/记者伍仞、刘晓星、罗桦琳、黄蓉芳 通讯员易灵敏、李玉红、周伟)

上一篇:10月二手房38个城市上涨 综合平均涨幅回… [2015-11-19]

下一篇:房地产行业暖风频吹 去库存缓慢城市已做…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