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文化教育>人生智慧

赔你一枚婚戒

编辑:王莉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7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经济学家根据宝石进口、人们的收入、结婚率和法律变更等有关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后得出结论:婚戒作为毁约赔偿而存在。

  瞧瞧,那个满大街拦着人讲经济学的怪家伙戴维·弗里德曼都说了些什么: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看不清楚,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如果从遥远的距离看待人类的问题--比如从火星上,就会发现人类的许多现象稀奇古怪,而婚姻则是怪中之怪。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使只买一种商品,也要多逛几个商店进行比较和选择;我们还认为,理想的生活包括建立一种两个人的双边垄断,换取大量的物品和服务,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

  经济学家用"契约、资本、价格、收益"这样的冰冷词汇谈论我们心中的浪漫爱情。过分吧?也许有点。可爱情这枝玫瑰,的确价格昂贵。

  先将恋爱中男人们所支付的其他费用放置一边,仅订婚钻戒这一项,就是必不可少的开销。没人想到,这项看起来理所当然的费用,是近几十年来才有的花销。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爱情的成本里,并没有这项支出。

  钻戒,作为婚约的抵押物出现。这个象征"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物件,其实原本与爱无关。

  古老的歌曲和久远的爱情故事有一个不朽主题,那些喜新厌旧毁坏婚约的人,总会遭遇厄运或者受到惩罚。现实也的确如此。早在1935年之前,美国48个州中就有47个声明,可以对不履行婚约者提出诉讼并获得赔偿。关于毁约的诉讼规定后来被废除,其替代形式,赠送贵重的订婚戒指,开始成为一种习俗。

  "这是针对承诺变得不具法律约束力而采取的一种具有抵押性质的做法。如果男方提出解除婚约,那么,女方有权不交还戒指。"经济学家根据宝石进口、人们的收入、结婚率和法律变更等有关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后,得出如此结论。也就是说,诉讼和送宝石戒指都是解决毁约问题的方法--它们同样都是你需要为爱情支付的成本。

  钻戒只是爱情中那些明码实价的显性支出,是摆得上桌面的"明白账",另外有一些支出,却是付了也无法明说的"糊涂账",比如男女交往该谁买单之类。

  有必要在讨论爱情的付出时,谈及沉没成本一词。简而言之,沉没成本就是那些投出去收不回来,没能带来收益的成本。比如说,为了追求一个MM,你买了两张价格不菲的音乐会门票,因为MM拒绝和你同看演出,你当然没心情自己独自欣赏。结果,购买两张无用门票的钱,就是你付出的沉没成本。

  一边是女友笑靥如花,一边是让人心疼的空钱包。咬着牙看着一张张纸币飞向四面八方,有多少人在脑子里在飞快地运算着加减乘除?

  除非你是傻瓜,没谁只讲付出而永远不要回报。作为理性的人,你在为爱情付出时,理所当然地要考虑付出与所得,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沉没成本。在传统的男女交往过程中,更多付出沉没成本的,似乎是男性。因为男人是恋爱阶段的大多数活动--烛光晚餐、音乐会门票、生日礼物的买单者。一个人付出的成本越多,就越不希望它"沉没"。就这一点而言,AA制的交往,可能更有利于双方冷静考虑彼此之间的关系。此时,沉没成本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在建立或结束爱情关系时,会更加慎重和理性。你得承认,那些动不动就以分手相要挟的MM,大多是被宠坏了而无须支付爱情成本的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者都希望得到最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从长远来看,全社会各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趋于相等。因为投资者总是将资金从低回报率的行业,转至回报率较高的行业。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同样适用。一个人对爱情进行投资,当然希望有所收益,并且希望支出与收益成比例增长。如果他对某一个人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对另外一个人的,你一定知道他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当然,即使再冷静、再睿智的经济学家,也必须承认,爱情里注定有些东西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你喜欢一个人,你会心甘情愿地付出和妥协,这在很多时候,并不完全符合投资回报原则。

  而且,你无法衡量每一个相同的100元是否具有同等价值。打个比方,一个乞丐,将仅有的10元钱买了一袋面包送给女友;一个亿万富翁,给了女友一辆跑车作为生日礼物。你能告诉我谁爱谁更多点?

  因为夹杂着情感,爱情中的利益得失,远不能像其他活动那样,能准确算出一个明朗清晰的经济账。而且,男女的爱情交往方式受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不管是在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中,男人往往居于强势的一方,他在爱情中多半处于主动态势。尽管在买单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会在心里打小算盘,可多少男人有勇气追求在第一次约会中就不容置疑付账的女人?

  我们是有必要开列一下爱情账单,可在感情的天平上,谁能称出自己的爱有多重?

上一篇:有关契约,无关爱 [2015-12-07]

下一篇:明码标价的般配姻缘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