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绿色高原上的绿色道路(商子雍)

编辑:王枫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青岛到兰州的高速公路由东向西横穿了大半个中国,把黄色的高原和蓝色的海洋连接在一起。不过,依照传统观念,简单地用“黄”来状绘西北高原的色彩,是不是确切呢?前不久,我有幸从壶口出发,沿着即将开通的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向西驰骋,一路上扑入眼帘的,竟然不断有一派葱茏。

    陕北越来越绿了——之所以如此慨叹,是由于陕北曾经有过一段让人不堪回首的鲜有绿色的岁月。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当时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砍树、烧炭,使延安周围的森林遭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如果说,这种伤害是为了保障“红色革命”的最后胜利,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牺牲的话,1958年的“大跃进”和后来的“文革”浩劫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的种种举措,则是彻头彻尾的愚昧,其恶果,是延安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陕北重新变绿的过程,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曾深情地说过如下一席话:“当时延安这么一点儿地方、这么一点儿人,养活了那么大的革命力量,最后夺取了全中国。但是,我们也把你们的树林子砍光了。现在要来还这个债,要把这个树林造起来!”十几年过去了,生命之绿,已经越来越醒目地成为陕北高原的主色调,延安地区重返青春的步伐,走得坚定而扎实。

    东起壶口,向西经宜川、黄龙、洛川、富县,最终在富县雷家角接入甘肃省,路线全长192公里的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就是要从已经变绿、并且将会越来越绿的延安地区的腹地,横穿而过。

    连我这样的外行都知道,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需要开挖山体……所有这些,都将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延安这么一个绿色生态正在恢复的地区,如何把这样的负面影响控制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一件关系到人的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的饭碗的天大的事!

    面对着如此天大的事,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的建设者们,没有一时一刻不是小心翼翼。

    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从选线开始,就一丝不苟地坚持如下原则:尽量少占用自然保护区林地、重点公益林地、原始林这样一些生物量大、生物多样性好、生态价值相对较高的土地。

    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在线形设计上,则尽可能降低降低路基填挖高度,尽量避免高挖深填对原有植被和山林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然生态。

    至于在筑路过程中,足以表现建设者们对大自然敬畏之情的生动事例,就更是举不胜举。在穿过黄龙山林区的时候,公路和一株高龄数百年的古树相遇。为了迁移这株古树,投入了大型机械3台、人力30余名、耗资15万元……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做值得吗?当然值得。且不说这株由数百圈年轮所构成的绿色生命,是怎样的价值无限;仅从精神层面来考量,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的建设者们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也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类文明。敬畏自然,呵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的所作所为,堪为楷模!

    在7月的艳阳之下,我们沿着即将通车的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由东向西驰骋。车窗外,不断掠过让人悦目赏心的绿。从壶口到秋林镇,车行峡谷之中,两侧的果园美不胜收;出峡谷进川道,从秋林镇到瓦子街,两侧的果园则是别一番气象;而从瓦子街到厢西堡,道路在原始次生林的簇拥下前行,扑入眼帘的那种原生态的绿,更让人陶醉,特别是不断有白桦林出现,那种秀丽,那种挺拔,少年时在俄罗斯的油画和文学作品中曾多有感受,如今咫尺相向,白桦林的秀丽和挺拔,遂更加鲜活而生动地镌刻到我的心中……

    在越来越绿的陕北高原腹地,建造了一条绿色的通向大海的阳关大道;青兰高速公路陕西段的建设者,你们的功绩,不但会以金色大字彪炳于中国交通史册,而且还将天长地久地延伸于绿色的陕北高原之上!

上一篇:父亲节后忆父亲(薛云平) [2011-11-03]

下一篇:古州彬县(王妹英)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