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文化教育>文化长廊

端午节,只许“安康”不能“快乐”?

编辑:高志军 来源:凤凰网文化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今日端午。

每年端午,我们都会在微信群或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个重要提醒,“端午节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

比如一个广为流传的消息是这么说的:“提醒大家,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表示,要扫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可以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现在已经证实,所谓的“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是个莫须有的人物,但端午不能说快乐的说法依旧困扰着不少人。乍一看,这个消息还是很具迷惑性的,如果端午跟祭祀联系在一起,就有点像清明节,是有着悲伤的基调的,“互祝快乐”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究竟真相是什么呢?如果剔除掉端午中的“快乐”,那么端午节是否会失去一些什么?

端午是悲伤的节日? 

端午不能互祝快乐的理由是,这是一个祭祀的节日,是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这一说法背后,涉及的其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端午是怎么来的。

端午的起源说,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这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根据史记等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但江浙一带流传甚广的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即端午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臣,本是楚人,因楚平王信谗枉杀其父兄,投奔吴国,带领吴兵讨伐楚国,几乎将楚国吞并。后因在对待勾践的问题上对吴王夫差心怀不满,被吴王赐死。

《国语·吴语》如是记载:“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鴺,而投之于江。”伍子胥要求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珠抠出来,挂到吴的东门上,以便亲眼看到吴国的毁灭。吴王大怒,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袋子里顺流漂走。伍子胥投江的传说,即来自于此。

坊间还有一个说法,端午节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中国著名碑刻《曹娥碑》记录了汉代“孝女”曹娥殉父的故事:“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

虽然纪念说在坊间很有市场,但在学术界,无论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孝女曹娥,都没有什么文献依据,并且存在明显的漏洞。因此,认为端午起源于祭祀某个人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古时端午节是一个以辟邪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如《玉烛宝典》引东汉应邵的《风俗通义》说:“夏至、五月五日,五采辟兵,题‘野鬼游光’。俗说五采以厌五兵。游光厉鬼,知其名,令人不病疫瘟。”又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为什么要选择端午辟邪?这是因为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这其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而五月初五这一日更是毒日,暑气上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毒齐出,更是邪灵作祟之时,鬼魅并出,为害人间。

因此,民间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甚至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

所以,在这毒月毒日、五毒齐出的日子,古人都要围绕辟邪这一重要主题行事。赛龙舟(以船送瘟神)、佩五彩绳、悬挂桃符、悬挂或焚烧艾蒿、饮雄黄酒、用煮过兰草的水洗澡等等,在古人眼中,均与辟邪直接相关。

由此可见,端午安康的说法是非常准确的,古人辟邪驱瘟的目的,的确是为了安康。

古人的端午丰富多彩

古人过端午,虽然主要是为了辟邪,但似乎并没有妨碍他们快乐过节。毕竟辟邪的另一面是祈福,而祈福理所当然是要庆贺的。因此,许多古人的诗词都描绘了端午节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初唐诗人李怀远的《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是一首竞渡诗:

上苑清銮路,高居重豫游。前对芙蓉沼,傍临杜若洲。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列筵飞翠斚,分曹戏鹢舟。湍高棹影没,岸近榜歌遒。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忽闻天上乐,疑逐海查流。

此诗为五言排律,是李怀远侍奉武则天观看竞渡时应命而作。开篇点题,叙述陪同则天乘车来到凝碧池游览。接下来四句,描写凝碧池所处的位置,“列筵”以下四句,写题中的“侍宴看竞渡”。结尾四句描写鹢舟竞渡时演奏的音乐,听后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天上的银河游览一般,非常赏心悦目。

北大教授张颐武曾在微博上辟谣端午不能说快乐的说法,引用的例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张颐武写道:“有媒体炒作,有位不知其来历出处的非遗专家杨广宇,说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安康,结果成了网络里流行的帖子。这位专家之说并无依据。古人说端午快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在端午‘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快乐在端午,连诗圣杜甫都有诗吟诵皇帝在端午赐衣的快乐。”

李隆基另外一首以端午为主题的五言排律,依旧洋溢着快乐的基调: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糉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开篇就说五月五日是个神奇的好日子,正好用抽签抽得的“神”字来押韵。接下来四句,讲端午的风俗。最后六句写君臣合德,风气淳化,天下太平。

宋代词人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也是一首描写端午的名词: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整首词像是端午一日的游记,主要是叙事,但通过作者精心结构的艺术表现,节令风物的富庶繁华、习俗民情的安详和满足、湖光水色的清幽雅洁、盛世祥和的情调跃然纸上,令人向往。

这样的诗词在文献里比比皆是,古人的端午节丰富多彩,快活自在。也难怪有学者感叹,今日我们在端午节出门,再回想下古人笔下的端午盛况,就会深切地痛感我们丧失了多少宝贵的东西。

快快乐乐过端午

因此,端午不能互道快乐的说法,这不过是某些对中国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人炒作出的噱头罢了,它还窄化了端午节的形式和内容,并且无助于端午文化在今日的传播。

其实,我们的祖先一直都是以一种比较放松的姿态对待文化和节日的。像端午,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是“诗人节”“运动节”,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也是“美食节”,要吃粽子……你看,他们是以怎样一种轻松、活泼、健康的心境,设计并享受节日带来的快意人生。即使是清明节,也有“快乐”的一面,比如除了祭祀,还可乘着清风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

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是,它们或是停留在纸面上,或是停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却独独没有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如今一些传统节日虽然也过得很热闹,但更多是商家的“炒作”,最终节日又成了一次消费主义的狂欢,成了一次促销的商机;忙碌的人们也只是在多一天的假期里睡个懒觉或者外出旅游,吃点节日应景的食,至于传统文化的种种,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比如相较于清明节、端午节,很可能年轻人可能更熟悉的是西方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很多人对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了解并不多,他们不识菖蒲、艾条模样,对于端午文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于他们而言,端午节就只是放一天假,吃一吃粽子。

要实现文化的传承,首先就不应该板着沉重的面孔。试想一下,一个是板着脸沉痛纪念的端午节,一个是喜笑颜开、快快乐乐、丰富多彩的端午节,哪一个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呢?这自然不是说要将传统节日娱乐化、庸俗化,而是我们应寻求传统与现代对接之道,让更多年轻人能够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地把节日过起来,如此节日里承载的“文化记忆”才可能被唤醒。

因此,端午道个快乐又何妨?端午恰恰应该道个端午快乐!

上一篇:卓别林回顾展:在他身上,你看到了多少自… [2018-06-14]

下一篇:全国高考网上评卷:语文主观题如何细化客…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