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其  它>

老厂房 从峥嵘岁月中走来

编辑:王亚恒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宝钛集团板材厂冷轧车间,工人们正在操作冷轧机(5月8日拍摄)。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掀起了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工业大迁移和大开发——三线建设。

数百万工人、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官兵承载着共和国的强国梦,和当地群众一起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把东部和沿海地区众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转移到祖国西部的广袤大地,将众多“不毛之地”建设成为工业重镇,用青春和热血在中华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宏大壮丽的图景。

陕西是进行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数百亿元的持续投资,数千家工业企业的相继投产,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时光飞逝。当年拔地而起的厂房已经不再亮丽,但岁月的洗礼,让铭刻于其上的奋斗印记越来越深。始终强劲的机器轰鸣声,讲述着以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新生产工艺的运用和大量新产品的开发,更彰显了人们对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孜孜追求。

在新时代,共和国建设者代际相传的昂扬号子声,依然响彻在三秦大地的辽阔平原和高山深谷之间。

宝钛集团老厂区

从“老三线”到创新一线

在新中国的工业经济布局中,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一大批国有企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线建设期间走进宝鸡、落户宝鸡。宝钛集团的前身,就是20世纪60年代投资兴建的国家重点企业——902厂。

5月8日,宝钛集团锻造厂一车间电炉旁,工人将加热钛锭取出。炉内温度高达1100摄氏度以上。

宝鸡市马营镇温泉村,一个位于秦岭深处的小村庄。就是这里,见证了宝钛集团老厂区(902厂)——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进程。

进入厂区大门,穿过沟口的主厂区,一路进入秦岭的崇山峻岭之中,河道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栋厂房,陪伴它们的是静静矗立的参天大树和粗壮的藤蔓。5月8日,宝钛集团宣传部副部长王高惠告诉记者:“这些老式建筑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厂初期的老厂房。外面看安安静静,里面可是另一个世界。”

5月8日,下班时间,宝钛集团熔铸厂电极制备车间的工人们准备去吃午饭。

走进一栋厂房,记者一眼望去,阳光从巨大的天窗投射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柱。在光柱间,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巨大的机器持续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作业……火热的生产场面和厂房外静谧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每天有近10吨的钛板从这里的厂房运出去。”王高惠说,“这里是最早建成的厂房之一,但工人师傅把机器保养得很好,一些早期的设备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机器和厂房,就是宝钛发展历史的记录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台正在作业的油压机,上面清晰地标识着“陕压 1986”。

回忆起建厂初期的激情岁月,原902厂设计队工艺组副组长江河满脸自豪。“我是902厂的首批职工。我们的设计桌最早摆在石坝河宝鸡专区干部学校的大礼堂,后来直接摆在工地的工棚里。”工棚通风采光都差,夏日炎炎有如身处蒸笼一般。有人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设计日当午,汗滴桌上图;孰知工厂秀,筹建多辛苦。江河说,“那时候,下雨天河水浑浊,连干净水都喝不上。为了建设工厂,这些都顾不上了。”

光影斑驳的红砖墙、厚重的轨道平板车,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奋斗与奉献的故事。图为宝钛集团板材厂一角(5月8日拍摄)。

902厂地处秦岭山区,周边恶劣的自然环境始终考验着工厂的干部职工。1981年8月,暴雨导致穿越厂区的清水河暴涨,进山公路多处被汹涌的河水毁坏,多个车间因泥石流全面停产。“全厂干部职工不分白天黑夜,不顾个人安危抢修损坏的设备,清理整修公路。部分车间工人在进山公路交通中断的一个月里背粮背菜步行进山,坚持工作。”工会生产部原部长姜文华回忆说。

凭着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宝钛人先后为我国国防军工、尖端科技承担了8000多项新材料试制生产任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0多项。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的胜利下水、第一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地面、首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嫦娥”工程、C919等重点项目工程都有宝钛人作出的重要贡献。

五月八日,宝钛集团老厂区,工人们在候车点等车。

在新时代,宝钛集团这家“老三线”企业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位于创新一线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该集团研发生产的4500米深潜器钛合金载人球舱、真空蠕变校形炉等先进产品已经成为宝钛人新的骄傲。

宝钛集团锻造厂厂长何书林说:“过去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宝鸡的专家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宝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这一代人也要继续把这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一代带着一代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下去。”

 

陕汽老厂区

从“那地方”走向世界

那地方啊,溪水长啊,三线大军扎营房。

那地方啊,麦李香啊,十里西沟蓝工装。

那地方啊,军号响啊,挥汗如雨建工厂。

钢花溅,焊枪晃,造出军车真风光。

五月七日,陕汽老厂区车桥厂桥壳焊接车间,工人正在进行桥壳焊接。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一支由来自北京、上海、西安三地的陕汽老职工组成的“芳华”合唱团。50多位团员的平均年龄在68岁左右。他们中有陕汽建设初期的突击队员、文艺宣传队员,也有一线工人。“50多年过去了,让我们魂牵梦萦的还是陕汽‘那地方’——麦李西沟。”合唱团团员有着共同的感慨。

麦李西沟,位于秦岭北麓,渭河南岸,是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一条不起眼的山沟。这里是中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的诞生地。

5月6日,立夏,小雨。记者从西安驱车到蔡家坡下高速,过渭河大桥,一路向南,不到20分钟就到达了位于秦岭脚下的麦李西沟。进入陕汽老厂区,从蜿蜒的马路两侧分布的厂房里传来的设备作业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4年,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在西北地区建设重型越野汽车生产厂,自行设计制造五吨级越野军车。1968年,在五丈原下,来自祖国各地的热血青年,豪情万丈地投入到挖地基、建工厂、造军车的紧张劳动之中。我国第一座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陕西汽车制造厂在这里拔地而起。

“创业艰难百战多”。深知创业艰难的是那些投身创业的开拓者们。陕汽第一代创业者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工具,四无材料”的困难条件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地进行建设和生产。

“1970年8月15日,坐火车到了蔡家坡以后,卡车就把我们和行李拉到‘西沟’。当时,这里只有两座厂房,一个是工具车间,一个是机修车间。车身厂、总装厂在建厂房,我参加了地基坑的施工。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拼的就是人力, 全靠车推肩挑。”原厂办主任司颖申回忆说。

“就在渭河滩上住,住的是茅草屋。床铺就架在沙滩上,下边垫砖头,不然床就会陷进沙子里。”铸造分厂原厂长徐永利对建厂初期的住宿条件印象深刻。

陕汽当年专门生产军用重型汽车,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代自主研发的重型越野军车“延安牌”SX250重型军用越野车下线,结束了我军有炮无车的历史。从1968年建厂至今,陕汽不仅研发生产了一批又一批品质可靠的军车,成为行业内唯一五次参加阅兵仪式的重型军车生产基地,也把产品覆盖范围扩大到重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底盘)、中轻型卡车、重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是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保留的唯一指定越野汽车生产基地和首批汽车出口基地企业。

“经常会听到老一辈陕汽人在麦里西沟白手起家的故事,从故事里我听到他们艰苦奋斗的经历,也明白了陕汽发展壮大的不易。作为90后,我们应当接好老一辈奋斗的接力棒。我也坚信梦想一定会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陕汽员工李国庆告诉记者。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陕汽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业企业,资产总额563亿元,位居中国500强第267位,中国机械500强第20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陕汽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不仅把产品销往沿线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建成了本地化工厂,在海外拥有200余个营销渠道、300余家服务网络。“陕汽制造”成了响当当的国际品牌。 (记者 刘强 文/图)

上一篇:今日延安:“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2019-09-26]

下一篇:70年,强军事业阔步向前 [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