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杂文荟萃

后稷像前的沉思和遐想(宝鸡 王东玉)

编辑:杨光 来源:宝鸡杂文散文荟萃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2011年的4月13日,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我终于近距离地站在农神后稷的像前。这座花岗岩的塑像,尽管并不是很高大,但我却不能平视,而必须仰望,大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慨。您,我们华夏民族祖祖辈辈尊崇、敬仰的教稼人,面朝东方,目光中流泻着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热土的关切,对您的子孙后裔的恤念,甚至于还有着对这块土地上农事的巨大变化的惊异与兴奋。

  我是参观完几个展馆后刚刚站在这里的。展览馆里,那丰富的昆虫标本、土壤标本、珍禽异兽标本以及翩飞的蝴蝶、葳蕤的花草,仍然在我的眼前一幕幕地重现。然而,很快的,因为您的塑像我的神情专注了,我的思绪飞扬了,我的目光聚拢了,我沉思着,遐想着。

  您的像矗立这里,是绝对好的,而只有您的像才有资格有理由矗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览园里。在这儿,能复苏您的记忆;在这儿,能接续您的根基;在这儿,您能听到熟悉的乡音缭绕;在这儿,您能闻到亲昵的泥土的芳芬。

  在杨凌这块地方,您沉睡了四千多年之后,苏醒了。搭眼望去,先民们胼手胝足,汗流浃背地在黄土地上辛苦劳作的身影早已杳然,而让您激动和亢奋的是,一座名扬国内外的现代农科城赫然地显现在您诞生、您成长、您曾经叱咤风云的故土上。那是中国农业的硅谷,现代田园的城市。于是,您欣慰地笑了,笑得深沉而含蓄。您也许会在内心里说:“我的有出息的后裔们,你们终究没有让我失望,你们做出了让我大喜过望的业绩,杨凌,这块热土,可真是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之地啊!”

  我在您的像前踱步,绕着您的像,一匝又一匝。我在想,正因为您,这里才逐步地建成了农科城。那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东北沦陷,得陇望蜀的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对大片的中国土地虎视眈眈。整个国家,危机四伏,民生凋敝。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民政府的于右任等几位有识之士,经过审慎的考察、选择,把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校址定在这儿。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您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地方,因为这儿有一直赓续不断、薪火相传的农脉。

  中国人是讲脉气的。封建社会的帝王讲龙脉,认为这是一种福祚,一种祥瑞,他们视龙脉胜于命脉。谁如果做了在他们看来是伤了龙脉的事,那谁就一定要大祸临头,轻则身陷囹圄,重者性命难保甚至被诛灭九族。因为伤了或断了龙脉,他们就会大权旁落,就会江山易主、朝廷换代。然而,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一个个的封建王朝终究是坍了台。老百姓其实是并不很关心什么龙脉的,他们在乎的是农脉,是地里的庄稼,是屯里的粮仓。几千年来,他们一代代的延续着,并一直尊崇和膜拜着象征农脉的后稷。当时国民政府在国计民生中所做的举措肯定不少,究竟有多少能合民意顺民心,我不得而知,可是,在后稷教民稼穑的杨凌建农科院校,那肯定是明智之举、甚至得意之作,是一定会顺民心、合民意的。因为农科院校的设立,更彰显了您,更辉煌了您。有资料记载,舜帝在任用您为农官时曾说:“黎民始饥”,即老百姓正在挨饿。没有说出的潜台词是:你就去解决这个问题吧。诗经中也多次提到,您教民务庄家,用打下的粮食来“养育民生”。从您的塑像我又想到了4000多年前,您在田间地头,悉心教农种庄稼时的形象。也许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也许是骄阳如火的盛夏,您忙碌着,劳累着,有时口干舌燥,有时筋疲力尽,有时也许会躺在泥土地上小憩一阵。每当先民们对您的所教所授有所悟有所会,您便忍不住开心的笑了。

  您是农神,与您相匹配的是地神“社”。一个土地,一个农业,“社”与“稷”于是后来便成了江山、天下、国家的代称。《礼记·檀弓下》中有“能干戈以卫社稷”的话,那意思是说,要用武器来保卫国家。可见,土地和农业,在农耕社会中是何等的重要。实际上,岂止是农耕时代。当社会进入现代化、城市化,土地和农业之于国计民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

  五十多年前,毛泽东主席曾发出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警语,并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其实就是古代的“民以食为天”。于是“以粮为纲”的口号喊响了,修梯田、修水利的高潮一浪接一浪的掀起来了。但那些岁月,国人挨饥受饿仍是常事,当然,这是有着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的。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力解放了,粮、棉、油、菜丰收了。国人不再忍饥挨饿了。形势一时大好。然而曾几何时,社会上便出现了另一种倾向,有人漠视农业,轻视农村。他们过分地关注城市的高楼大厦,宝马香车,酒绿灯红。作为农神的您,面对这样的潮流,肯定是痛心疾首的。党和国家及时发现了“农村苦、农民穷、农业真危险”这个社会现实。于是连续多年发表一号文件,关注农业,重视农村,逐步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加大,使农民所得的实惠日益增多,农业才真正迈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这一切的一切,您,我们敬仰的农神后稷,一定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已经是夕阳西下了。可我仍然站在您的塑像前不愿离开,我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说,我不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您,毕其一生,教民种庄稼,您曾问子民们:“你能使低洼地改造成高地吗?你能使干燥缺墒的土壤变为湿润的土壤吗?你能使土壤盐碱少而洁净并用田间耕沟排水洗土减少盐碱吗?你能使土壤保墒适宜于种庄稼吗?你能使杂草不蔓延滋长危害庄稼吗?你能使你的田间全部通风良好吗?你能使谷物多节而茎秆坚实吗?你能使谷穗粗壮而坚实均匀吗?你能使颗粒饱满而糠皮薄吗?你能使米多油性而吃起来有筋吗?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您问得好,问得深刻而全面!我不知道您的子民们是如何回答您的,他们也许一时不能回答,但他们一定会去实践,会去摸索。你不愧为农神,实际上,你所提出的问题,几乎包罗了农业科研的所有方面。您的命题,几千年来农人们农官们一直在探索在总结,且各方面都或大或小地有所收获。然而真正回答得好、实践得好的却是当代西农大的科学家和学子们。不管从多么严格的意义上说,他们都是而且才真正是您的学生,您的得意门生!延着您所指引的方向,遵循着你所给出的命题,他们做出了可贵的努力,无论是良种培育,水土保持,农业灌溉,还是杂草刈除,田间通风透光,病虫害防治,低产田改造等等,等等,哪一项,没有取得让人翘指的成就呢,尤其是一些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水平,一些名播海内外的大师巨擘,为您这位最古老的农业导师争了多大的光啊!于是您满意地笑了,您的目光中,包含着对他们聪明智慧的赞赏和坚韧勤劳的嘉许。您这位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导师,站在杨凌这块热土上,站在西农大博览园的院子里,实际上,时时在注意着您的学子们的言行,天天在批阅着他们的答卷。哦,他们回答得多么准确,多么完美,他们的想象,多么开阔,多么奇特,如海之波涛汹涌,如山之峰峦叠嶂;他们的思考多么缜密,多么深邃,简直是心骛八极,思接千载;他们的见解,是多么精辟,多么透彻,确实是深中肯綮,切中要害。他们的眼光,从您脚下的这块热土向神州大地以及寰球的各个角落延伸。于是,便有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便有了现代农业创新园的国际合作交流的基础与平台。他们深知,不论是农业还是其他学科,要领先于世界,就必须向世界学习;那些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学子们正是这样做的。啊,后稷,我敬仰的农神,您看看,您的后裔们,您的学生,您的遗志的继承者,是多么的优秀啊,正因为他们在您的周围,在这块黄土地上扎下了深深的根,所以他们才那样的雄心勃勃,那样的底气十足,他们奋斗着,拼搏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敢有任何的马虎。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经营着现代农业,正在钻研着尖端技术;他们更知道,任何的虚骄恃气,任何的浅尝辄止,都是与农业科技工作的称号不相称的,是与西农大这所有着七十余年历史的院校的牌子不相称的,是不配做您的薪火相传的学子,甚至会亵渎您的神明的!于是他们个个铆足了劲,殚精竭虑,苦心孤诣……..

  时间不早了,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离开了您的塑像,离开了博览园;但我的思绪仍在飞扬着。

  2011年4月25日

上一篇:当代杂文家应具备“亮剑”精神(宝鸡 王… [2011-12-28]

下一篇:树神和树妖(宝鸡 王东玉) [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