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西部要闻

陕西省军区部队积极支持驻地经济社会发展:扎根人民群众 服务地方建设

编辑:刘涛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8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记者 郑斐 通讯员 王亚龙

  “过去我们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7月20日,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党支部书记刘锋刚笑着说,“近年来,我们借助省军区包建帮扶的东风,整治村容村貌,发展致富产业,把一个女子不愿嫁的‘烂杆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据悉,自2017年开始,陕西省军区投入1280万元包建帮扶包括安沟村在内的黄陵县3个村,实施6类30个帮扶项目,其中为安沟村发展了翡翠梨、黄花菜、金银花种植和小龙虾养殖4个产业。2019年,安沟村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并被申报为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

  近年来,省军区坚持树牢宗旨意识,永葆人民军队本色,发挥自身优势,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等方面提供智慧和力量,全力支持驻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郝家桥有位穿迷彩的“老赵”

  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的郝志奇,是远近闻名的“香瓜大王”,他种的陕北小蜜瓜一斤最高能卖到25元,去年一年就卖了3万元。但过去的他可不是这样,对村上的事漠不关心,还经常闹着要当贫困户。说起这其中的变化,老郝乐呵呵地说:“这还多亏了‘咱郝家桥的老赵’了。”

  老郝口中的“老赵”叫赵山学,是包扶郝家桥村的绥德县人武部政委。过去,郝家桥村交通闭塞、路烂弯多、土地贫瘠,是个典型的陕北山区贫困村。2017年,赵山学主动请缨,要求包抓郝家桥村脱贫工作。

  包抓郝家桥村后,赵山学很快就走遍了村里的沟沟峁峁。通过调研论证,他发现这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经过改良后适合种植特色农作物,便协调绥德县扶贫办和农业农村局,帮助村里投资建起60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种植蜜桃、芝麻香瓜等瓜果蔬菜。

  一开始,群众由于不懂技术,都不敢承包种植。赵山学就鼓励指导郝志奇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郝志奇承包了一座85米长的大棚,种植陕北小蜜瓜,结果获得成功。为了尽快解决技术难题,赵山学又跑到县上请来技术专家到村里进行农技培训,上肥、驱虫、浇水,精心指导每一个环节,帮助大家尽快学习掌握技术。

  到2020年年底,郝家桥村已形成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3元,实现整村脱贫。

  今年2月25日,郝家桥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5月,赵山学被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可村上的群众还是喜欢把他称作“咱郝家桥的老赵”。

  毛乌素沙漠里的娘子军

  “狂风挡不住进军的脚步,毛乌素是我们拼搏的战场……”一边唱着歌,席彩娥一边带着十几名女民兵对树木例行管护。听说有记者要采访她们,一位姑娘俏皮地说:“要访就访我们席姐吧,她家可是三代治沙女民兵哩。”

  蒙古语“毛乌素”译成汉语是“寸草不生的地方”,在毛乌素沙漠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地方,47年来,战斗着一支造林治沙的娘子军——榆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席彩娥是这个连的第14任连长,从她姑奶奶席永翠到两个姑妈、3个姨妈,一家三代出了7位治沙女民兵。

  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在风沙最为严重的补浪河乡扎下营寨,组建女子民兵治沙连。修渠、打井、平推沙丘,队员们用3辆架子车、40把铁锹,向毛乌素沙漠发起挑战。

  治沙造林,说起来豪迈做起来难。在沙地挖树坑,前面刚挖出一锹,后面很快便被细沙填平,挖一个三尺见方的树坑往往要用半个小时。刚刚栽下的小树苗,一场大风刮过,就被风沙掩埋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沙漠里的高温灼烤,中午这里地表温度能达到45℃,空旷的大漠中连个遮挡的树荫也没有。民兵连的姑娘们,凭着一股子“愚公移山”的劲头,住柳笆庵子、吃苦苦菜,人拉肩扛,硬是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沙固沙林带33条、治理荒沙1.44万亩,开辟出2万多亩的沙漠绿洲。

  治沙女民兵一茬接着一茬干,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正如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一任连长童军曾立下的壮志:“我们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把沙漠变成绿洲。”

  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总干事评价:“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

  “杏坪的艾产品不愁卖”

  “每天上午开播,只播两小时就下线哦。”柞水县人武部政委闫云辉给几名带货主播反复叮咛,“每天就接100单左右,多了咱生产不出来。”

  柞水县杏坪镇杏坪社区地处秦岭腹地,土地贫瘠。2017年,县人武部帮扶该社区后,根据实际情况,帮助社区发展艾叶加工产业,成立陕西金艾川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出艾绒养生床垫、被子、枕头等系列产品,带动贫困户50余人就业。

  产品生产出来了,因为信息闭塞,销售成了问题。闫云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突然想到妻子经常网购不禁来了灵感,于是便组织销售人员参加培训,带着员工研究农产品直播,开始尝试直播销售,没想到效果很好。

  “今年受疫情影响,原有的线下销售渠道受阻,但杏坪的艾产品却不愁卖。”公司负责人孔祥力高兴地说,“今年社区群众新种植艾草300余亩,工厂每天满负荷生产可加工艾绒400公斤,创造利润3000余元。”

  据介绍,近年来,陕西省军区重点在帮扶党建、产业、项目、文化、教育、医疗、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下功夫,共挂钩帮扶106个贫困村、5629个贫困户、17084名贫困人口,同118所学校、107个红色场馆、101个卫生室建立帮扶共建关系,为陕西地方经济建设作了出贡献。

上一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陕西“零… [2021-07-28]

下一篇:陕西省各地各部门认真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