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宝鸡新闻

(听非遗讲故事)寻年味、觅乡愁 “陇州社火”火了两千年

编辑:张艺龄 来源:宝鸡电台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1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唱着陇州小调缓缓登场,装点有各色花朵图案的“旱船”紧随其后,乘船者前后摇摆,宛若水中游……
 
  划旱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社火节目之一。虎年正月,寓意着吉祥喜庆、驱凶辟邪的“陇州社火”在陕西宝鸡陇县(古称陇州)演出达到数百场。
 
  陇县文化馆馆长苏黎明介绍说,社火最早发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糅合了百戏和傩舞,传承至今演变为民间的传统节庆活动。
 
  2006年,宝鸡民间社火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陇州社火”因其色彩浓烈、笔触细腻的脸谱和原汁原味、丰富多样的表演等,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陇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社火文化之乡”的称号。
 
  在马背上演出的马社火、半舞台化的地台社火……各类社火动静有别、乐舞兼备,艺人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穿梭于大街小巷,将《黑虎搬三霄》《三英战吕布》等流传千年的典故演绎得栩栩如生,一家老少齐来欣赏的场景随处可见,仅在陇县就有一百多家以村落为单位的社火会。
 
  据陇县文化馆馆长苏黎明介绍,如今,社火的服装、道具更加精致,节目编排也更加整齐有序,同时在保留传统故事为内核的基础上,艺人还在表演中融入了民间曲调,结合时代元素进行编创。
 
  今年65岁的王启明是陇县天成镇王马咀村的老一辈社火化妆师。“耍社火前,我们要从凌晨两三点开始给演员化妆,日出前完成全部服饰的准备工作。”他说,“我们都是看着社火长大的,世世代代也都有耍社火的传统,现在我的儿子表演陇州小调,孙子孙女也正在学打鼓和镲。”
 
  上至古稀老者,下至活泼少年,社火已成为陇县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也牵动着许多游子的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古老的社火注入了新鲜血液。
 
  刚刚年满20岁的马亮今年返乡过年,主动加入了村里马社火的表演队。“从小看着家里长辈演,耳濡目染,我们也慢慢学会了。为了表演马社火,之前我还专门学了骑马,今年扮演张飞。”他说。
 
  为了让非遗传承不断代,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社火已经走进了校园。从2021年10月起,王马咀小学每周在课后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两次锣鼓课,很多孩子学了不到三个月就能登台表演了。
 
  如今,陇县已成立了多家社火演艺公司,在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也将“陇州社火”这一名片推向了全国。
 
  “社火作为一个群体活动,包含筹备、化妆、表演、后勤等多个环节,常常需要上百人齐心协力来完成,这种奉献精神和合作意识也带动了村容村貌和民风的改善。”苏黎明说,“‘陇州社火’是我们当地的文化根脉,一代代的陇县人会永远将它传承下去。”
 
  来源:新华网  编辑:郭钰

上一篇:宝鸡疾控提醒:疫情形势复杂 防控不可松懈 [2022-02-20]

下一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宝鸡:加快实… [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