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宝鸡新闻

【喜迎二十大 宝鸡新变化】青山绿水入画来 美丽宝鸡展新颜

编辑:王亚恒 来源:宝鸡人民广播电台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4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市依托自然山水形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与修复并重,着力构建以秦岭、关山、千山为绿色屏障,以渭河水系和嘉陵江水系为绿色廊道,以渭河平原为绿色空间的优美生态底色,“三屏两水一平原”的生态基底初步构成。今天的【喜迎二十大  宝鸡新变化】系列报道,本台记者张茜、赵芳带您一起关注,宝鸡市委、市政府在奋力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过程中,如何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生态宝鸡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山绿水入画来 美丽宝鸡展新颜

时至金秋,漫步在宝鸡,巍巍秦岭,层峦叠嶂,举头蓝天白云;悠悠渭河,逶迤绵长,环顾水清岸绿,还有石鼓山的诗意、植物园的花香、北坡森林公园的秋韵……随手一拍,自成一景。

这一幅幅生态美景的背后,是宝鸡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山水之间建设生态之城的决心和勇于探索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先后获得了国家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20多项荣誉,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白云,让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国庆假期,我市的各个公园、绿地里,随处可见市民悠然散步、跳舞、打太极拳,呼吸着新鲜空气、吹着微风,好不惬意。近年来,我市打响“蓝天保卫战”,通过精细化治理,空气质量日益提升,“宝鸡蓝”“漫画云”经常刷屏朋友圈。在宝鸡已定居四年的杨征亲眼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杨征:【宝鸡的空气真的很好,干净得像过滤过一样,正是因为这样的好空气,让生活在宝鸡的我感到非常幸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做好 “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打出“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刚性治标、系统治本,铁腕推进治污降霾,让群众在蓝天白云中收获更多幸福。

这一组数据更能彰显宝鸡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追求。“十三五”以来,我市实行煤炭消费总量和质量控制,累计削减燃煤消费966万吨,拆改燃煤锅炉4484台;全市有3122户“散乱污”企业在整治中升级或退出;加大老旧车辆淘汰力度,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42918辆,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

得益于这些有效治理,“宝鸡蓝”已成为常态。

宝鸡市生态环保局副局长闫涛:【2021年全市的优良天数是295天,同比增加了13天,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9%,空气质量指数4.04,同比下降了8.8%,位居关中和汾渭平原城市第一。】

城市环境越来越好,市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大家也纷纷加入到保护生态的行列,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增绿护绿……绿色低碳生活正日益成为宝鸡人的习惯,全民参与一起守护好陈仓大地的“蓝天净土”。

河畅水清,打造宜居宜业水生态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市向来重视做好“水”文章,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从渭河生态区治理项目建设,到凤县凤凰湖夜晚的湖光山色、美轮美奂,再到嘉陵江源头,打开了秦岭“百公里生态花廊”的北大门……这些都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民心所向。


渭河是宝鸡人的“母亲河”,近年来,在推进渭河生态区的建设中,我市提高设计水准,新增红叶碧桃、火炬等新树种,打造景观石、放置游船,建滩头、开水道……市区形成420万平方米的“一闸五坝”六个水面,建成136万平方米渭河公园和23万平方米的支流河岸小园林,整个渭河宝鸡段从干涸到丰盈,从粗糙到细腻浪漫,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市民王先生:【现在空气也好了,天越来越蓝了,渭河也治理好了,而且有河堤了,你看出来(转)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非常好了,(作为市民)幸福感特别高。】

清姜河是宝鸡人心目中的另一条家乡河。多年前,清姜河沿线企业多,居民区集中,让本身脆弱的水生态不堪重负。随着这几年沿河上游农家乐的拆除、河道垃圾的清理、污水直排口的封堵,清姜河水生态逐渐修复。如今的清姜河,河道通畅,沿岸环境优美、行人如织,徜徉于河边的水鸟也越来越多,给清姜河增添了许多灵气,河道上的一处小型瀑布景观,更成为附近居民的网红打卡地。

姜河社区居民陈振生:【每天早上我们就在这儿看看瀑布,河一涨水,瀑布比那个还宽大,这么厚的瀑布下来,给人感觉身临其境,真好!】

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如今,一条条河流重现生机与活力,并温润着这座城市。

开窗见绿,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近日,随着岐山县陈家岭播区最后一个架次飞播造林直升机的安全着陆,我市2022年飞播造林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在我市实施飞播造林以来,全市累计飞播造林650万亩,成苗、成林170余万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就被宝鸡人民印刻在了头脑中,更体现在了行动上。

我市地跨秦岭、关山、千山三大山系,现有林地面积1929.49万亩,森林覆盖率56.04%,有野生动植物2900多种,是陕西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关中西部重要生态屏障。多年来,我市持续做好生态山水文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省首家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林地一张图落地落实,林地、天然林、公益林保有量持续提升;依法严查涉林案件,森林火灾受害率年均控制在0.01‰,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下降到1.93‰;建成国家湿地公园5个,湿地保护率达到35.9%,森林综合价值达到1708亿元。

远眺青山连绵,近看“绿浪”滚滚。按照山区森林化、城镇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全域景观化发展思路,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植绿、护绿、爱绿的社会新风尚深入人心,创新出“企地共建”“互联网+”等义务植树模式,推动城镇绿化提升、农村绿化覆盖和重点区域绿化延伸,全市森林面积增加到1585.49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7500万立方米。

“造绿”亦需“护绿”。林长制体系是“护绿”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市四级2821名林长全部在岗,全力加强森林资源“一管三防”。

市林业局林政资源管理科科长王新:【目前,我市全力推动基层林长制体系建设,林长制工作步入“山有人管、树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高效运转新阶段,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各县区根据实际,探索建立了县级、镇级、村级配套制度,构建起林长制的“四梁八柱”,达到林长履职尽责、林长办统筹高效、护林员管理规范、工作监管常态。】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得益于森林资源优势,我市绿水青山持续发挥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近五年全市生态旅游累计接待游客96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超10亿元。来自甘肃庆阳的米粒一家正是被宝鸡的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才定居在此。米粒:【我就是因为这边环境好,绿化好才来的这边,出门就有公园,空气质量也可以,绿化面积也行,我感觉这边生态环境可以,空气湿度也好,所以会一直待下去。】

秦岭北麓,渭河沿岸,“宝鸡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生活在宝鸡,总能感受到城洁人美的惬意、人文浸润的日常、开窗见绿的舒适,昔日“蓝天白云常相伴,绿水青山入画来”的美好愿景如今已经变为现实。

不负青山,逐绿而行。宝鸡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做好生态山水文章,推深做实林长制,培植新动能,挺进深绿色,让宝鸡蓝、秦岭绿、碧水清、黄土净成为城市本色、发展底气,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张茜   赵芳

编辑:晁东


上一篇:麟游县:烤烟进入收购期 总产值将达到220… [2022-10-14]

下一篇:【喜迎二十大】宝鸡外贸十年间交出亮眼成… [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