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西部要闻

陕西科技创新喜报频传 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赋能

编辑:李艺航 来源:群众新闻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编者按

最近,陕西科技战线不断传来成功攻克关键技术、应用科技成果的好消息:

石油工程领域,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旋转导向仪器在长庆油田成功应用,助力油田水平井规模开发提速提效;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陕西科控集团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凭借“黄土水分迁移评价方法及工程优化应用”项目,攻克了黄土地区多项岩土与地质工程难题,推动黄土地区岩土与地质工程行业科技进步;公共交通领域,驻陕央企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应用“飞轮储能装置”等施工技术和创新成果,助力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运行。

这些是陕西科技战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聚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赋能的积极作为。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三项改革”成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陕西各级各有关方面,尤其是科技战线,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新的担当、新的作为、新的气象,奋力开创陕西科技工作新局面,推动新时期陕西科技工作在全国创新版图上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履行更大的使命担当。

中油测井智能旋转导向仪器成功应用

“我们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仪,能引导钻头像‘贪吃蛇’一样,在地下几千米坚硬的岩石里自由穿行。”5月15日,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随钻测井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丁凡向记者介绍。日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旋转导向仪器在长庆油田成功应用。

据了解,该公司承担完成了长庆油田丹平某井随钻测井任务。作业过程中,中油测井自主研发的智能旋转导向仪器通过实时上传伽马成像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动态调整井眼轨迹,准确识别储层变化、精准追踪储层“甜点”,取得了砂体钻遇率100%的佳绩。

据介绍,旋转导向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的高新技术,代表着世界最先进发展方向,在水平井、大位移井等高难度的复杂井得到大规模应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旋转地质导向仪器,经过多年技术迭代升级,成为目前全球仪器串最短的旋转导向仪器,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仪器串只采用一个扶正器,有效降低了井下作业安全风险。该设备推广应用后将助力油田水平井规模开发提速提效。(记者 张梅 通讯员 胡彦峰)

电勘院攻克黄土地区多项岩土与地质工程难题

5月19日,记者从陕西科控集团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获悉:该院在黄土地区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黄土地区岩土与地质工程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其中,由该院牵头的“黄土水分迁移评价方法及工程优化应用”项目,获2022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黄土水分动态研究是解决生态修复和工程病害的关键。多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在黄土水分迁移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但在黄土水分迁移理论研究中仍存在着气态水迁移评价、黄土节理渗水等诸多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解决黄土工程水害问题和生态修复难题的“拦路虎”。

“黄土水分迁移评价方法及工程优化应用”科研项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依托,以大量工程实践为支撑,在黄土液态水、气态水迁移和节理渗流等方面开展了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中,考虑水气相变的非饱和黄土气态水迁移理论研究与应用,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郑建国等评价为国际领先。

据了解,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建设项目,以及陕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项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为黄土地区工程建设、生态修复、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依托该研究成果,电勘院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2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专利46项,主编、参编标准规范7部。(记者 张梅)

驻陕央企多项技术支撑国内首条“空中列车”

5月11日,位于湖北武汉的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空轨试乘发车。该列车具备全自动驾驶和270°观景功能,其专业设备系统安装、联调联试、全自动运行一致性协调、车辆基地等工程施工均由驻陕央企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

空轨,专业名称为“悬挂式单轨列车”,是一种新型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空轨列车车体悬挂于轨道梁下方凌空“飞行”,被称为“空中列车”。它具有不占用地面路权、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兼具通勤和观光功能。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在该项目施工中充分发挥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优势,应用了“GOA3级自动驾驶”“飞轮储能装置”“供电轨智能检测车”“空轨综合作业车”“区间作业梯笼”“无人机巡检”等施工技术和创新成果。光谷空轨列车采用通勤、观光一体化设计,利用空中立体交通优势,采用大开度侧窗,车厢地板还设置了透明式观景窗,可带给乘客、游客移动“玻璃栈道”的全新体验。

“为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光谷空轨应用飞轮储能系统回收并储存列车制动时产生的多余能量,既能用于支撑系统网压,又可以在列车启动、加速等电流需求增大的场景下释放储存的能量,节约变电所的牵引电能输出,可实现牵引能耗节约15%。”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光谷空轨项目经理黎勇介绍,光谷空轨共配备8台飞轮储能装置,预计初期年节电约23万度。(记者 张梅)


上一篇:由西北大学牵头的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2023-05-28]

下一篇:陕西推广简化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手续办理模…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