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西部要闻

国宝朱鹮在绿水青山之间自由飞翔

编辑:刘涛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原标题:从7只到9000多只 见证陕西生态环境变迁 国宝朱鹮在绿水青山之间自由飞翔

朱鹮在千湖湿地飞翔。 罗瑞 本报记者 李永利 摄

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朱鹮“落户”横山。 徐光岚 本报记者 李永利 摄

经过40多年的保护,全球朱鹮种群在陕西洋县被发现后,数量已经从1981年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9000余只,野生朱鹮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约1.6万平方公里,朱鹮分布范围逐步向历史分布区扩展。

近年来,随着我省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在秦岭南北开展朱鹮野化放飞行动,先后建立了宁陕、耀州、千阳、华阴等7个野化放飞种群,近日又分别在延安、榆林首次启动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

1.2万人 千湖朱鹮“安乐窝”吸引游客

朱鹮翩翩起舞,时而飞过山林,时而划过湖面。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来自省内外的1.2万余名游客来到千阳县千湖生态旅游景区,一睹朱鹮的风采。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来自甘肃省平凉市的小学生杨博文一边观赏美景,一边诵读唐代诗人张籍看到朱鹮时作的诗。杨博文兴奋地说:“朱鹮又称朱鹭,是秦岭四宝中唯一的鸟类,早就想来看一看。这次长假,爸妈专门开车带着我看鸟中的‘东方宝石’,可算是圆了我的梦。”

生态好引得朱鹮来,秀美的千湖湿地如今已成了朱鹮的“安乐窝”。朱鹮监测员张虎说,近十年来,朱鹮已适应千湖的气候环境,具备野外觅食筑巢、自主择偶交配、自然繁育幼鸟等能力,野外习性逐渐恢复。经跟踪监测,朱鹮在这里已陆续成功繁殖38只“千阳籍”宝宝。

“快看,这里除了朱鹮,还有黑鹳、鸳鸯、白琵鹭等珍稀水禽。”来自宁夏的爱鸟人士李先生向同伴一一介绍起来,大家拿起“长枪短炮”纷纷拍下这些鸟儿的倩影。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类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观赏游客越来越多。据了解,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千湖生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5%。

从1到110 朱鹮见证汉阴生态环境变迁

“现在这河坝边上的朱鹮越来越多了,以前就能看到几只,现在经常能看到一大群。一二十只朱鹮在河坝边上找食吃,也不怕人。”近日,有村民在汉阴县月河畔发现20多只朱鹮在河边漫步、觅食。

朱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东方宝石”。近年来,汉阴倾全县之力做好朱鹮保护工作,打好蓝天、青山、绿水、净土四大保卫战,落实了林长制和河湖长制,设立了朱鹮栖息区,抽调网格员、护林员或临时聘请当地群众,充实朱鹮保护站点监测巡护队伍,并利用无人机监测、视频监控、北斗卫星系统等先进技术,加强朱鹮栖息地的巡护和朱鹮的活动监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群众不施用农药、化肥,改施有机肥,为朱鹮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10年,汉阴县首次在涧池镇洞河畔发现朱鹮;2013年,朱鹮在汉阴县双河口镇凤柳村清泥河畔首次繁衍成功……

随着汉阴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朱鹮数量稳步增长,其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观音河镇、涧池镇、蒲溪镇、铁佛寺镇、城关镇、双乳镇等多地先后发现朱鹮的倩影,截至目前,汉阴共发现朱鹮110余只。

从1只到110多只,繁衍生息的朱鹮见证了汉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汉阴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8%,先后跻身国家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先进集体;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6%,优良天数大幅增加,PM10、PM2.5浓度持续下降;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目前,汉阴共有16目44科142种鸟类,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和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鸳鸯、白琵鹭、红脚隼等。

朱鹮北上 标志着重建国宝种群进入新阶段

10月10日,来自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20只朱鹮,和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20只朱鹮分别在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盘龙管护站、榆林市横山区白界镇黑峁墩村“安家”,这是我省首次在陕北地区开展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工作。

“本次朱鹮北上,跨越秦岭,从长江流域再一次到黄河流域,逐步恢复朱鹮的迁徙习性,培养朱鹮在寒冷地区的适生能力,为北方地区朱鹮再引入寻找途径、积累经验,也标志着我国重建朱鹮种群进入新的阶段。”朱鹮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表示,延安与榆林都曾是朱鹮历史分布区,此次朱鹮回归北上是朱鹮保护的新突破和尝试,也是对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一次重要探索。

据介绍,近年来,延安市和榆林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湿地恢复等生态保护工程,两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已达到朱鹮野外生存要求,为朱鹮重归历史分布地创造了基本条件。

南泥湾项目地周围人工湿地以沼泽、水稻田和库塘为主。靠近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河道、滩涂、沼泽500余亩,为朱鹮营巢、栖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冬季可利用九龙泉营造一定面积的冬季觅食地并开展人工投食。

横山项目地处横山区无定河流域,生态秀美,气候湿润,初步建成了“沙漠—湿地—稻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万亩稻蟹(虾)田和河流湿地孕育了大量水生生物,且冬季无定河不结冰,每年有大量水鸟在此迁徙停留。两处项目地均能够为朱鹮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保障。

57.75%

陕西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陕西高度重视草原保护修复,持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工程、封山禁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保护修复工程措施,探索研究、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不断加大保护修复力度,推动草原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提升。

近年来,陕西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2023年投入资金达1.2亿元。同时,陕西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草原免耕补播修复技术试验,组织开展草原修复技术试点试验,编制《陕西省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试行)》,丰富草原修复技术。陕西结合推行林(草)长制,建立以各级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五级林(草)长制责任体系,明确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种草改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和草原执法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压实地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草原保护管理基础。

除此之外,陕西省积极开展封山禁牧工程,实施草原保护修复工程,年均实施种草改良约20万亩,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2022年,陕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75%。

462万亩

陕西初步形成湿地保护网络

9月25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陕西省湿地总面积约46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49%。全省共建立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6处、国家湿地公园43处、省级重要湿地55处,初步形成了湿地保护网络。

我省在“三区三线”划定中将43个湿地公园共45460平方公里范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推进省级重要湿地认定,积极申报红碱淖省级重要湿地晋升为国家重要湿地,推动西安田峪河、平利古仙湖等8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工作;启动陕西省智慧湿地监测平台建设,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逐步建立湿地生态监测(站)点;严格控制占用湿地,对利用湿地资源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开展保护全省重要湿地生态环境专项监督活动,恢复湿地6000余亩。

报告建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依法将湿地纳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自然公园;强化基层湿地管护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有效发挥林长制、河湖长制作用,建立完善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据了解,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东亚和西伯利亚地区。朱鹮保护见证了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变化,经过40多年的保护,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从1981年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9000余只,野生朱鹮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约1.6万平方公里,朱鹮分布范围逐步向历史分布区扩展,先后建立了宁陕、耀州、千阳、华阴等7个野化放飞种群,由最初发现时的洋县一隅逐步向全省乃至东亚历史分布地扩散,续写着国宝朱鹮在三秦大地青山绿水间自由飞翔的新篇章。

记者 李永利

上一篇:陕西:多举措稳就业 多渠道拓空间 [2023-10-16]

下一篇:陕西省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