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热点话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编辑:刘涛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唐爱军

原标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坚定文化自信,着眼文化主体性、原创性,强调要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内驱动力,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秉持开放包容,着眼文化开放性、吸纳性,强调要不断提升对外学习吸纳能力,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吸收有益成果;坚持守正创新,着眼文化连续性、创新性,强调要在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三者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基本原则。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近代以后,遭遇深重危机的中华文明在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的化学反应”中再度青春化,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并为解决现代世界的文明问题提供了强大思想力量。面向未来,我们应当在深刻认识自身历史传统、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实现精神上主动的关键原因,就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开创了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同志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中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彰显了精神文化的自信、自立、自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以此为根本基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理论的原创性、文化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摆脱对西方学术、西方理论的“学徒状态”,坚守好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

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在全球扩张,其开辟和维护的世界秩序的基本特征就是“东方从属于西方”。在这样的一个“支配—从属”体系中,中华民族是没有自信的。当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中国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使之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肖像”。

秉持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源远流长、融会贯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之所以能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就在于中华文化认同超越了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从而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黑格尔曾说,希腊文明之所以能开创出其独立和繁荣时期,就在于它既有自己的原有文化,又有来自东方世界的外来文化,进行了两重文化结合的锻炼。“文化结合的锻炼”就是一种文明交流互鉴,其核心表现就是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学习吸纳。文明需要新陈代谢、除旧布新,自我封闭、静止僵化必将滑向衰落。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当然,对外学习、汲取养分,绝不是全盘接受、照抄照搬。早在1944年,毛泽东同志就讲:“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无论是历史上的佛教传入中国,还是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产生极大影响,甚至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与它们成功的本土化、中国化是分不开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思想进程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涵,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守正,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两个结合”既指明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也明确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向。必须继续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要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守正,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丧失文化领导权,丢失文化主体性,不会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也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在传统与现代良性互动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创造。过去,有些人对传统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存在误解,突出表现是传统—现代两分法的思维方式。传统常被视为现代的对立面,是现代化之外的“剩余”,凡是不属于现代的东西都被贴上传统的标签:将传统理解为落后的、愚昧的、僵化的,将现代理解为进步的、文明的、发展的。事实上,传统与现代并非简单的对立或断裂关系,在诸多方面,它们相互兼容、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传统与现代“相互赋予”: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是要在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相互改变、相互塑造中实现文化大突破、文明大更新。

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守正,绝不是故步自封,需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要创新,绝不能割断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者:唐爱军,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自我革命 [2023-11-01]

下一篇: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