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县区传真

金台区:聚焦民生“小事” 增进百姓福祉

编辑:刘涛 来源:宝鸡发布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1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为5777名城乡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43.728万元;为7000余名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金3781万余元;为2953户城乡困难家庭发放取暖补贴255万余元……今年以来,金台区紧扣“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聚焦群众关切,落实落细一揽子保障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适老化“微”改造  共筑老年人安全港湾

金台区蟠龙镇东壕村,76岁的葛女女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年纪大了,两个姑娘出嫁不在身边,一个人在家里时候生怕摔倒,现在院子给我装了太阳能灯,好得很,再也不怕晚上出屋了!”

原来,老人长年独居,上厕所这件看似简单的事对她而言成了隐忧。村上得知老人的烦心事后,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家安装了太阳能感应灯、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卫生间警报器、紧急呼救器、护栏扶手、防滑地垫等适老化设施,并定期上门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金台区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诚介绍,“有些老年人起床困难,我们在床边安置扶手让老年人借力的同时也防止他们摔下床。床边的报警器既可以按,也能拉扯引线,第一时间向老人亲属发送信息。”

金台区城乡大部分老人属于居家养老,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直接关系到老人能否安心居家养老。今年,金台区将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首要任务,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摸底,详细了解老人在生活、出行方面的具体需要,针对性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近300户,12月底可全面完成396户适老化改造任务。

“幸福食堂”让老年人安享“幸福味道”

每天上午十一点半,在金台区金河镇陵原村的老年人互助幸福院里,老人们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跟同桌的街坊邻居拉着家常。

“在这吃饭方便,味道好!臊子面、米饭、摊煎饼、包饺子,每天都换新花样!”刚吃完饭的村民焦霞娃说。

陵原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村上年轻人下塬打工的特别多。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吃饭成了大问题,做多了吃不完浪费,做少了顿顿都要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村上专门腾出房屋,装修改造成食堂,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让大家享受到市区两级用餐补贴,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

陵原村的幸福食堂只是金台区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金台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不断改善社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终端和“神经末梢”,统筹公益性岗位、志愿者、党员、社区慈善资金等资源,有效解决了辖区老年人“就餐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区新建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培育3个社区大食堂,6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均已分类管理和挂牌运营。

“托底保障” 为困难家庭撑起“暖心伞”

“现在我和孩子每月有了低保,街道还给了我一些临时救助金,我儿住院的费用医保也报销了一大部分,再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了,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近日,租住在东风路街道上马营东二小区的陈小莲老人,握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今年75岁的陈小莲在30年前和家人一起从河南省来到宝鸡生活。2009年,陈小莲的丈夫去世,儿子也因精神分裂症多次住院。母子两人生活艰难,平日靠捡拾变卖垃圾为生。金台区民政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为其在户籍地办理了低保,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金台区着力构建完善以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为主体,以支出型困难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推进“物质+服务”救助,做到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截至目前,受益困难群众达7000余人次。

通讯员:徐红娟

上一篇:岐山县京当村:小小丹参苗 拓宽致富路 [2023-12-01]

下一篇:金台区: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