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国家疾控局通报

编辑:王亚恒 来源:中国新闻社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12月15日,国家疾控局介绍,截至12月10日,在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在人群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免疫(包括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的前提下,JN.1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可能相对有限。

什么是JN.1变异株?

JN.1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也是BA.2.86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该变异株于今年8月25日在卢森堡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

11月以来,由于JN.1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长较快,世界卫生组织于11月21日,将BA.2.86变异株从“需要监测的变异株”(VUM)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OI)。

国际上JN.1变异株的流行情况如何?

今年11月以来,JN.1变异株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迅速增加,从11月初的约4%增长至12月初的30%左右。截至12月10日,全球至少有40个国家/地区监测到JN.1变异株。从分布看,欧洲占比最高,美洲等大洲的JN.1变异株所占比例亦呈快速增长趋势。

我国开始流行JN.1变异株了吗?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仍为EG.5及其亚分支。自11月首次发现本土JN.1变异株以来,截至12月10日,在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虽然当前JN.1变异株在我国流行水平极低,但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JN.1变异株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JN.1变异株传播更快了吗?

从各国流行情况看,近期JN.1变异株在多个国家增长迅速,但研究显示,在传播方面JN.1与XBB变异株差异不明显。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含有XBB.1.5成份的新冠病毒疫苗仍对JN.1变异株有效。因此,在人群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免疫(包括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的前提下,JN.1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可能相对有限。

JN.1和BA.2.86密切相关

JN.1属于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今年8月在卢森堡首次被发现。该变异株今年9月份在美国首次检测到,今年10月在英国被首次检测到。

JN.1被认为属于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而BA.2.86本身传染性极强,此前已经引起多国科学家们警告。

据CDC声称,JN.1和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

自今年8月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密切追踪BA.2.86的情况。科学家指出,与之前变异株不同的是,BA.2.86的突变数量创造了纪录。与2022年初占主导地位的奥密克戎BA.2相比,BA.2.86发生超过30处变异。

感染JN.1变异株后

症状会更严重吗?

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包括JN.1在内的BA.2.86变异株临床重症感染风险为低等。美国监测数据显示,JN.1变异株近期在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占比增加,并没有发现因感染JN.1变异株后引起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情况。我国监测数据显示,JN.1变异株感染者均为轻型或无症状。

不同变异株引起的症状往往相似,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通常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免疫力。基于现有证据,JN.1变异株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JN.1的致病严重程度有所增加,也没有证据表明JN.1相对于其他当前流行的变种对公共健康的风险增加。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安全中心的医学博士Amesh Adalja表示,虽然应该关注JN.1变异株,但是“这不是已经传播得非常广泛或很深的东西”,他说,“这是一个罕见的变种,是BA.2.86的一个分支,但BA.2.86从未真正‘起飞’”。

不过,曼彻斯特大学的免疫学家Sheena Cruickshank教授认为,刺突蛋白突变意味着感染JN.1后,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或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如何防控JN.1变异株?

与预防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一样,建议公众继续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及时接种疫苗,坚持规律作息,保证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上一篇:石泰峰受中共中央委托 向党外人士通报中… [2023-12-16]

下一篇:引江济淮工程开启试调水 6级泵站助力长江… [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