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西部要闻

陕西:“标准地”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涛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187e57f2c251ed2b5ba54e33b78272dc.png

三月十五日,在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车间内,装配机器人在作业。

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项目落地过程中面临评价事项多、评价时间长等问题,项目落地开工后又存在产出不高、低效用地等问题。如何破解?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是重要举措。

“标准地”是指在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性指标、实现项目开工建设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及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后,面向工业项目供应的国有建设用地。

2021年底,我省“标准地”改革正式启动;2022年,全省试点推进;2023年,我省进一步明确“标准地”改革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清晰工作责任。两年多来,全省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490宗5.34万亩,“标准地”改革成效逐步彰显。

要素保障“能保必保”

3月13日,位于咸阳高新区的赛普润体外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项目建设正酣。

该项目于2023年1月18日按“标准地”完成土地出让,总投资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咸阳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起到示范引领效应。

“我们初次进入医药领域,不了解行业标准,面临很多困难。”陕西赛普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孟莉说,“之所以选择落户咸阳高新区,一方面是项目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是切身体验到这里的工作人员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真诚服务。”

为给企业提供菜单式全流程最优最快服务,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成立了资源要素保障“特别服务队”。得知企业需求后,资源要素保障“特别服务队”不仅在土地报批、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土地证办理等阶段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还快速协调行政审批、环保、招商等相关部门,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标准地”相关手续的办理,为企业节省了3个多月的建设时间、60多万元资金成本。

同时,工业用地弹性出让让咸阳高新区“标准地”改革多元化推进、要素保障能力更强。

咸阳高新科技园内,一栋栋厂房正拔地而起。这是2023年咸阳高新区以10年“弹性年限+标准地”出让的2宗工业用地之一。

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是在法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内(50年),对土地使用权出让期限进行灵活设定。

“在综合考虑拟引进项目的产业生命周期及高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以10年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弹性出让方式不仅降低企业成本,还让存量土地得到有效盘活,更有利于招商项目的快速落地建设,变以往‘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帮助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的目标。”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开发权益科科长赵丹说。

咸阳高科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白成锋说:“我们既享受了‘标准地’供地的高效便利,又享受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限的灵活,对项目未来很有信心。”

2023年,咸阳高新区已有13宗工业用地成交,成交总面积1221.95亩,率先在咸阳实现“标准地”全覆盖,极大激发工业用地市场潜力和活力,助推咸阳高新区营商环境再提升。

00649b14-bdde-4173-be50-832ba8b4dc42.jpg.2

位于咸阳高新区的赛普润体外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项目建设现场(3月13日摄)。

项目落地“能快就快”

3月15日,在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宽体车装配线上,装配机器人正在进行轮胎自动化装配作业。该装配线平均1个小时可下线1台宽体车,为全球之最。

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是省级重点项目,2022年3月作为“标准地”项目落户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装备制造产业园,占地868亩,总投资50亿元。

“在该项目推进过程中,1个月完成土地征收和清表,14天完成土地挂牌出让,40天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的办理……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个月;从开工到第一台产品试制下线,仅用时8个月;从签约到产品试制下线,仅用时1年。”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行政部负责人赵宁说。

为加快项目落地,沣西新城为“标准地”项目组建“懂审批、会报建、善服务”的帮代办团队,按照“精准式+打包式+分段式”原则,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7×24小时”无缝对接服务,还将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区域评价,与地块的历史建筑、人防工程等评估普查结果,形成“用地清单”随土地挂牌信息一并公示。企业竞拍时即可充分了解地块现状,提前开展规划方案设计工作,为后续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手续快速办理提供保障。

“标准地”改革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变“事后提要求”为“事前定标准”,让企业用地指标更清晰,土地效益更高效。“根据产业定位和地块实际,在‘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用地标准、建筑容积率、能耗标准’等固定性指标的基础上纳入‘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和企业在开工前签订承诺书。”西咸新区政务服务(沣西)中心副主任赵鹏说。

以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为例,“标准地”承诺书中,企业承诺项目完全建成后年产值100亿元,年纳税6亿元,预计建成后亩均投资强度576万元,亩均税收69万元。

为推动“标准地”用地项目如约、守约建成达效,沣西新城加强审管联动,出台《沣西新城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相关部门及时监督用地企业的承诺兑现情况,监管结果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保证企业能够按承诺高效用地。

资源配置“能优则优”

“榆神工业区是2021年省政府确定的全省11个‘标准地’改革试点区(县)之一。截至目前,全区共出让‘标准地’12宗4517亩。”3月4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局长杨君介绍。

为给“标准地”改革推进做好全面准备,2021年,榆神工业区便开始了“标准地”供应前期的“7+1”(矿产资源压覆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节能评价、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文物考古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划安全控制线评估)项区域评价工作。

“当了解到区域内文物考古评价工作进展缓慢的情况后,由9个部门组成的榆林‘标准地’改革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很快协调推动完成文物考古评价工作,全力保障了‘标准地’项目的落地。”杨君说。2023年,榆神工业区在官网开通“标准地”专栏,将“7+1”项评估评价成果在线发布,并对入园企业无偿共享共用,降低了企业的前期成本。

2022年2月,由中国最大的树脂生产企业——江苏三木集团投资150亿元建设的榆林佰嘉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项目落地榆神工业区。为加快项目落地,榆神工业区决定将该项目按照“标准地”供应。

项目推进中,榆神工业区协同应用容缺受理、承诺制审批制度,最终在2022年3月底将该宗地发布出让公告,为企业节省评价费用约215万元,至少节省7个月的评估时间。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榆神工业区出让的“标准地”在达到“七通一平”后供应;在“标准地”发布出让公告后,园区规划建设局开展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审查,加快完善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对于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在建设单位作出书面承诺并完成公示后直接作出审批决定。

上一篇:陕西运动员白雨露夺得斯诺克女子世锦赛冠军 [2024-03-19]

下一篇:陕西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