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走进宝鸡>宝鸡风俗

宝鸡的民间艺术——社火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7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社      火
      

        社火这种乡土艺术由来已久。我国春秋时期把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地的日子叫“社日”。以后凡在春季社日祭祀时扮演的杂戏、杂耍就叫“社火”。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嫠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
 
     车社火 其前身为马社火(驴、骡、牛)、抬社火。车社火可分:
 
       彩车 将汽车或拖拉机周围用彩布妆扮,并书写标语和贴背社火流传于山区的一种社火形式,尤以陇县的保存传上宣传画,车上妆扮所表演的内容并以锣鼓渲染气氛,在街道徐徐穿过,群众站在两边观赏。
 
        芯子社火 亦叫“高芯社火”、“高杆社火”。它又分平台芯子、杂技芯子、转芯子、挂芯子等。在车上妆扮一组社火,形成一个场面,表现一组或几组故事。内容多以戏剧人物为主:文臣武将、生旦净丑粉墨亮相,或英姿威武,或妩媚秀丽。芯子社火因造型生动、惊险离奇而著称于各种社火之中,最引人入胜。芯子是用钢筋做成各种形状的支架(以故事内容而定),底垂重物以保持平衡,用彩纸、彩绸、颜料装饰。而后将四、五岁的小儿妆扮成戏剧人物,高高的固定在钢筋支架上,外穿戏衣,配以假腿,如成人全态,载于拖拉机等机动车辆上游演。一台芯子一折戏。如《关羽保皇嫂》,关羽左手握三尺美髯须,右手平举青龙偃月刀,甘、糜二夫人站立于刀之两端。传统的社火故事还有《嫦娥奔月》、《麒麟送子》、《白蛇盗草》、《千里送京娘》等。空间和立体感极强。有的芯子下装中轴于圆盘之上,拔动转盘,人物便缓缓升空旋转。如《宝莲灯》一转中,二郎扬戬的啸天犬在三圣母的宝莲灯下凌空旋转,不时的追逐转动,惊险令人心跳。
 
       宝鸡的高芯社火素以花样繁多、波澜壮阔而著称。近年来,妆扮的戏剧人物所置身的位置越发惊险离奇,有脚踩风头、虎尾、刀尖、棍头、蛋壳、枝梢上的,有足踩莲花心、花瓶口、碟子边、花篮边的,有手指站人、公鸡驮人、半空吊娃等等。
 
       背社火是在一壮汉(化妆)脊背上缚一个硬木支架,将二、三名幼儿捆于支架上,形成背者与被背者上下两层,组成一转(一台)社火。扮演者身穿戏衣,面涂油彩,步行表演如《杀庙》一折戏,下边为背者韩琦,上边三人为被背者秦香莲和两个儿女冬妹、英哥。上层小演员随着下层背者的行进节奏而忽悠,甚为好看。《李彦贵卖水》、《拾玉镯》、《虎口缘》《小姑贤》等折子戏皆可妆扮成背社火。
 
      背社火不受表演场地的限制,是力量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古朴奇特的风韵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秦风秦韵——西府秦腔 [20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