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走进宝鸡>宝鸡风俗

岐山春节民俗文化大观

编辑:于明 来源:岐山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4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宋)王安石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夏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历史悠久,始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祖活动。节日的风俗,由远古的狂欢和虔诚走来,经历了周公礼乐的规范,现代意识的更新,使这个古老传统节日更具喜庆祥和的氛围。

  一、岐山民俗文化探源

  岐山是周室肇基之地,周礼之乡、礼仪之邦。勤劳善良的岐山人,在礼乐文明的世代熏陶和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了诚朴、善良、忠厚、老实、崇礼、守法的性格,由此而产生的民俗民风,来源于博大精深的周文化。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物震》:“今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产周期称为“年”,《论文?禾部》:“年,谷熟也。”五谷丰收为大有年。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据《礼经》和有关古文献记载,在周代的风俗礼仪中,就有冠、婚、丧、祭、乡、载、射、聘、朝九种之多。而在这九种礼仪中,春节时的郊祭最为重要。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还要赏赐群臣百官。可见在西周初期,已出现了春节时一年一度的庆丰富活动,后来祭天祀年成了年俗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周代,人们过春节时,除过郊祭祁求丰收以外,还有祭奠神灵和先祖,全家人在一起吃臊子面、泼汤等习俗。这些习俗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化,变成了岐山人过春节时特有的民俗文化,它是博大精深的周文化的进化和演变,是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对过年充满喜悦和期盼,满腔热情,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气氛。过年从农历腊八节开始到正月十六,历时一月有余,自古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二、腊八、祭灶及节前民俗

  过年实际从腊八节已经开始了,过了腊八,天长了一杈把,白天开始变长了。人常说:腊八粥把人喝糊涂了,平时省吃俭用的人家开始放手花钱了,怀里揣着钱,上街赶集,割肉、买菜、请门神、对联、置办年货,为过年开始奔忙了。从这天开始,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为过年而忙火。腊月二十三祭灶,传说灶君此日升天,各家于这一天夜里将灶神焚烧,为灶君送行,灶君这一天上天言好事,为该家祀福,准备的祭品为灶干粮、灶花馍等,到了腊月三十日,又从天宫下凡降吉祥。

  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扫社,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意为净土除妖。这个习俗起源于尧舜时期,由古代驱除疾病的一种宗教仪式演变而来,至今民间还传有“腊月二十四,掸土扫院子”。

  腊月二十五日以后,杀猪、宰羊、蒸馒头、蒸甜米、扎肘子、熬皮冻、燣臊子、烧肉、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开始为过年东奔西走,各执其事,人人心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期盼。

  腊月三十日,早早起床,全家人吃过饭,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有打扫院子的,有帖门神、帖对联、帖窗花的,有去坟地给先祖烧香祭祖的,有放鞭炮的,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年味开始变浓了。

  三、封神、拜祖

  腊月三十上午12时前,家里的长者要把从集市请来的家灶六神,封神到位。这六神有灶神、门神、土地神、井神、天地神、财神等,灶神在天宫休息7天后,这天要“下凡降吉祥”,土地神是保全家平安的,其对联是“家中一老仙,四季保平安”。家宅大门的门扇上,必帖门神,即秦琼、敬德像,门上坎贴福、禄、寿三色彩色剪纸,门框上贴春联,中午十二时,准时燃放鞭炮,给六神烧香点燃腊烛,俗语叫封神,此时,全村各家各户家宅神龛前烛火摇曳,香烟袅袅,鞭炮声此起彼伏,从这时起到天黑,家里的东西不外出,垃圾不外倒,炮皮不清扫。

  拜祖,明清以至民国,人们按族规在大年初一早上,集会祠堂,祭祀祖先,叫“拜祖”。近年来,由于大多祖案丢失,这一风俗改在腊月三十日下午,由家里的男丁去坟地烧香祭祖,摆放祭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用以纪念先祖。

  四、除夕守岁,吃年夜饭。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除夕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夜哗。”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由来已久。最早记载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称为“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在岐山农村,年三十晚上,不管分家另过,出门在外打工,或是城里做事,除夕夜,全家人甚至全族人都要赶回来聚在全家或全族年长者家里,一起吃年夜饭,守岁,来时用木盘端上自家准备好的凉盘子和热菜盘子以及好酒好烟、水果等食品,大家聚在一起,抄盘子,喝酒,说说笑笑,谈论一年来的新鲜事和邻里事,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的到来,通宵守夜,象征着要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期待着来年吉祥如意。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洒过三巡后,在厨房忙碌的妇女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叫大家享用,不经意间,有人会在饺子中吃出一枚硬币或其它异物,人们会高兴的说,这个人新年有财运,来年会有好福气。酒足饭饱后,长辈们从腰间掏出压岁钱,笑着递给儿女或孙子们,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因为“岁”与“崇”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平安渡过一岁。晚辈们给长辈们说出祝福的话语,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其乐融融。

  五、泼汤、拜年、走亲戚

  初一泼汤,此日黎明时分即开早饭,一般都是吃饺子、臊子面。初一的饺子也习惯吃汤饺。每家厨间第一碗盛出,即从大门前开始“泼汤”。按规程家宅诸神堂前一一泼过。将臊子面献在祖案前,碗上放两柱香。然后,全家吃早饭。

  新年的初一,全家人很早起来吃早饭,然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开始拜年,先从本家起,少者给老者拜年,然后出门去给本族长者或街坊四邻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人由长者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去拜年;有的几个人相邀去拜年,也有大家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访费时费力,近年来,朋友好友之间流行互送“贺年片”。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过去流行叩头作辑,现在改成问候祝福,祝长辈长寿安康。

  走亲戚,岐山人过去初一、初五不走亲戚,从初二开始至初六一般为小辈给长辈亲戚贺年,俗称“纳礼”。一般初二嫁出的女要带上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拜年,初三、四是外甥给舅家拜年,初五、六至十五,是长辈走小辈,叫“回节”。外地人或称串亲、访亲。但岐山人称为“走”大有讲究。亲戚亲缘之间的来往叫“走瞧”。每年纳礼、回节不能间断。亲戚隔代较远,逢年节已不往来,叫“不走瞧”。亲戚断绝往来叫“提盒挂起”。小辈给至亲长辈纳礼,必具四色礼品,长辈回节礼较轻,叫回半礼,礼品的含义,在“礼”不在“品”。四色礼是指四种颜色最高规格的礼品,一般有点心、挂面、糖果等。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礼品的样式丰富多彩,但不论怎样变化,四色礼中挂面必不可少。相传挂面是周文王发明的,用挂面治好了他母亲的病,因此送礼必送挂面是岐山人的民俗之一。

  六、锣鼓社火、游百病

  鼓为我国“八音之首”,鼓在岐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代的《大武》即用鼓伴奏。《诗经?周颂?有瞽》详细描述了王室乐队演奏的壮观场面,秦始皇兵马俑中也曾出土过战鼓的形制。岐山作为周文化和礼乐文明的发祥地。鼓乐在这里传承了三千多年,以转鼓队的服装、队形、打法及现场氛围可感受到浓浓的周文化气息。岐山县故郡镇索王村锣鼓队2010年3月份参加中国北部鼓王大赛,荣获铜奖。锣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娱乐、祭祀的重要乐器,传说锣鼓一响,病灾即除,可以祁邪去灾,保佑平安。因此,岐山农家春节期间有敲锣打鼓耍社火的习俗。锣鼓声从腊月三十日晚上响起,天天不断,初一早晨,祠堂里或村里中心地带,摆开锣鼓,村里人自由敲打、演奏,由初一起,锣鼓家什不收起,村里的儿童喜好者由老一代口授心传,边打边学,春节期间,若哪个村不敲打锣鼓,就显得格外冷清不热闹。

  春节的娱乐活动,一般从正月十二、十三在乡间闹起。十四、十五,各村锣鼓社火争相上县城游演。社火的形式,有高翘、背社火、车社火、马社火、竹马、旱船、舞龙、耍狮子等。十四、十五县城街道上闹社火时,政府机关、商号、学校,均须在自家大门前临街摆“贺桌”(一般贺桌上均摆几样食品)。社火来时,鸣炮拦挡,以示“请在门前表演”。社火领队会意,即安排社火停止前进,就地耍闹一阵。然后,放铳开道,徐徐前行。乡间百姓们也多在此日上县城观赏社火,人流如潮,热闹非凡。社火上县游演时,每一队必在县政府(旧时即在衙门口)及各部门的大门前抖搂精神的表演一番,以示政通人和,万民同乐。

  正月十六“游百病”。这天老幼妇孺皆乐于在村子荡秋千或到田野里漫步春游,民间叫“游百病”,经此一游,就能祛除百病,身体康健。这一习俗在过去叫“游衙门”,这天,在封建社会百姓可以游县衙,县老爷及太太在高处向人群投掷核桃、干果以示爱民。

上一篇:西府话里写不出来的字 [2013-08-14]

下一篇:岐山习俗——腊八粥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