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 走进宝鸡>宝鸡风俗

宝鸡风俗

  •   岐山作为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历史悠久。以“德”、“和”为核心的周文化经过春秋战国“儒墨道法诸子百家”的继承和创新,经过汉唐宋明经学理学、文人学士的弘扬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神文化谱系,也使得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中焕发…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9-24 16:15
  • 《高跷赶犟驴》起源于600多年前的眉县青化乡嘴头村、西寨村、石马寺村一带。起初以小品式的民间社火表演形式诞生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它表演技巧灵活惊险灵活,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因此,群众喜于参与,百姓乐于…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9-23 14:24
  •   鼓为我国古代“八音”之首。转鼓在岐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公在晚年制礼作乐,从那时起就有鼓谱流传于西岐民间。岐山转鼓历经数千年的洗礼与锤炼,已由当时祭祀、行军打仗用途发展到现在的商号开业、事件宣传、节日助兴、大型活动助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喜庆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作用,是活跃在岐山…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9-23 14:22
  •   眉县曲子戏又称眉鄂,俗称“曲子戏”,文人惯称为“清曲”,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间小调,属中国四大声腔之一的弦索腔,秦腔声腔的分支。因产生于陕西的户县和眉县两地而得名,又因其曲调缠绵悱恻,使人入迷,故又称“迷糊”。以其婉转动人的曲调和生动细腻的剧情而感染人,民间流…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9-22 15:45
  •   陇州小调是一个固定的演唱曲牌。在古陇州流传很广。传唱时可以随意填上自己编写的唱词,这种形式在解放后基本失传。目前,陇县河北、李家河、八渡等乡镇以及县城以北的山区农村年龄较大的老人还能传唱。但曲牌不够完整,唱词多系。根据“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故事情节而编纂的。近年来,…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9-22 15:43
  • 法门寺是因痉贮佛骨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因名塔寺。佛指骨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骨头,亦称佛舍利。其痉贮中国,可能在佛教传人中国之时。首先我们谈谈佛教传人中国渊源。 公元前11世纪后期,在宝鸡周原兴起的周国,率领西方各部族跟从周武王由丰京(今西安市西南)打到了朝歌(今河南淇县),灭亡了奴隶制国家商朝,建立了周…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9-22 15:42
  •   “月是中秋分外明”中秋即在眼前,在外的人们大多归心似箭,期盼着家人团圆,共聚天伦。走亲访友的人们手中也少不了一份满是沉甸甸祝福的月饼。但中秋之节究竟源自何时,月饼之习又因何而起呢?   追溯中秋的起源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中有“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市传…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文婷 于明 日期:2013-09-18 08:41
  •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各地因习俗不同所制作的方法也不相同。在岐山,人们所用的原料是小米、大米、玉米糁、赤豆、黄豆、豆腐、红萝卜,蒜苗等。在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将赤豆、黄豆用清水浸泡。待原料洗净后,将红萝卜、豆腐、蒜苗切成…
    来自:岐山县人民政府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4 14:44
  •   (宋)王安石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夏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历史悠久,始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祖活动。节日的风俗,由远古的狂欢和虔诚走来,经历了周公礼乐的规范,现…
    来自:岐山县人民政府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4 14:43
  •   “娃 da里?”   “在 m ang上哩!”   “叫回来把 duo nao收拾一下!”   这是关中西府地区一对夫妻之间的日常对话,外地人不知所云,西府人一听就明白。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娃去哪里了?”   “在家门口玩呢!”   “叫回来给他理…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4 14:42
  •   在西周发祥地周礼之乡的岐山,至今流传着给娃娃(小孩)赎身的习俗。   要说给娃娃赎身,得先从给娃娃“寄保”说起。在岐山乡下,当娃娃出生后家人便把娃娃寄托交给灶神保佑,祈求神灵保佑娃娃不生病健康成长,聪明伶俐,消灾免难。就是在自己家灶爷或当地某个神庙神案前寄保并给神许下猪、羊或鸡还愿,…
    来自:岐山县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4 14:41
  •   八宝饭以江米为主料,一般配以红枣、莲子、百合、薏米、白果、元肉、青红丝等。也有配以核桃仁、山楂膏、花生米、葡萄干和樱桃的,是岐山城乡筵席上常用的一道菜。食前应先点燃烧酒,火化红糖。传说这种吃法是周公旦首先发明的。   商代末年,殷纣王荒淫无道,过着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整个社会内部存在着尖锐的阶…
    来自:岐山县人民政府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4 14:40
  •   传说后稷当上首领不久,便开辟农田,发展农业。那时候,耕作粗放,一年的收成不够一年吃。还得搭配些野菜和野果才能填饱肚子,兽肉已算是稀罕之物了。偏偏有一年,部落粮食已经吃光,沿山的树皮也剥食尽了。年青力壮的大多出外逃荒,剩下老人小孩没有办法,全部拥到后稷住处要吃讨喝。后稷虽然是位首领,但也拿不出东…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4 14:40
  •   岐山之上凤凰鸣,岐山之下圣人出,龙腾周原显祥瑞,龙凤呈祥国运通。凤鸣岐山的故事传诵了三千多年,引来无数文人雅士前来岐山寻找凤凰的足迹,追忆当年周文王、周武王创业伟迹,争睹凤凰美丽舞姿,领略凤凰带来瑞气霞光。   唐代谭用之在《寄岐山林逢吉明府》中曾写到:“岐山高于陇山连,制锦无私日晏眠。…
    来自:岐山县人民政府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2 15:54
  • 岐山作为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历史悠久。以“德”、“和”为核心的周文化经过春秋战国“儒墨道法诸子百家”的继承和创新,经过汉唐宋明经学理学、文人学士的弘扬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神文化谱系,也使得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中焕发出璀…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2 15:53
  •   岐山作为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历史悠久。以“德”、“和”为核心的周文化经过春秋战国“儒墨道法诸子百家”的继承和创新,经过汉唐宋明经学理学、文人学士的弘扬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神文化谱系,也使得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中焕发…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12 15:52
  • 花灯制作:每年元宵节有儿童游灯之俗。民间品类众多,式样奇异。有花蓝、鼓儿、火罐、锂鱼、兔儿、轿车等,均为手提花灯。另有悬挂的宫灯、纱灯、转灯等,均属挂灯类。挂灯须请良工制作:手提小灯均为家制。正月初即动手扎制,至初十后,方纸糊染色,彩绘装点,以备出售。近年来编制人员范围逐渐从南部乡镇扩展到全县各乡…
    来自: 编辑: 日期:2013-08-08 15:03
  •   陇州窗花有绘画、剪贴两类。主要以妇孺自制自用,形成春节喜庆、布饰房屋的主要品。春节前上市出售。清代至民国初,以纯色纸刻剪,不加涂染,图案以花鸟、人物为主。建国后,单色窗花已全被染色窗花取代,其刻制精细、刀法娴熟、构图集中、染色鲜明,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每到年终腊月份,在陇县县城各街道、一…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08 15:02
  • 踏着天籁之音,怀着感恩之心,羌家女儿从云朵之上走来,把象征吉祥如意和尊贵情谊的“羌红”,献给每一位莅临羌族故里的客人……。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08 14:56
  • 金秋十月,羌山红遍,五谷飘香,十里羌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释比主持年节盛典,威武的《铠甲舞》告祭先祖。开坛的咂酒满院飘香,“肩铃”“推杆”尽显古羌新韵,欢度着又一个丰裕的盛世羌年。 …
    来自: 编辑:于明 日期:2013-08-08 14:56

随机文章

共124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页次:4/7页 2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