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文化教育>人生智慧

“虚学”犹如“断织”

编辑:王莉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4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懒惰是人共有的弱点,贪玩、追求享乐也是人共有的弱点,怎样才能克服呢?

  小孩子,自制能力很差,稍有松懈,这些人所共有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若不及时克服的话,那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贻害可就大了。

  怎样才能使小孩子可塑的心理和品格一直保持良好,并不向坏的方面转化呢?

  请看孟母是怎样做的。

  据《列女传》载:“(轲)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绩,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以刀断织。轲惧,问其故。其曰:‘子之虚学,若我断其织矣。君子学以立名,问以广其知,是以居以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食哉?’轲惧,旦夕勤学不息。”这个故事的开头,在古今都是司空见惯的。孩子放学回来了,父母问一句:“今天学得怎么样?”回答:“差不多”、“一般”、“作业都做完了”、“课都上完了”等等,不一而论。做父母的大多不再追问,孩子学得究竟如何,便无下文了。认真点的,只多再叮嘱几句,或检查检查作业什么的,能像孟母那样“以刀断织”的,肯定不会有第二个。

  要知孟母与子相依为命,靠的就是“织绩而食”,织布换取衣食,“以刀断织”不等于断了母子二人的生计了吗?

  “轲惧”,是自然的。孟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给它一个难忘的教训,让儿子明白“虚学”犹如“断织”一样,若“废而不学”,则“无以离于祸患”,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出息了。

  以此激发儿子的上进心,促其“旦夕勤学不息”,孟母的良苦用心,儿子的确感受到了。

  假若,孟母也像一般的父母那样,见儿子放学归来,只随口问一句,便不闻不问了。结果会如何呢?

  可以肯定,小孟轲的学业从此就荒废了,一日不学,又一日不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还会成为旷世大儒吗?

  要知道像孟子那样穷困的家庭,孤儿寡母,生活极其艰苦,能供奉儿子上学已经很不错了,已经算是很有远见了,那里还想“学以立名”呢?

  孟母含辛茹苦供应儿子上学,并要求儿子立大志,无论“三迁”、“杀豚”和“断织”,都是以罕见的心志,希望儿子成器。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孟母的教子有方,就不会有后来成为与孔子齐名的圣贤孟子!

  即使在15岁左右,“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也肯定是孟母选择和供应的。如果没有母亲一如既往的倾心倾力的教诲和支持,孟子也难于求学于正宗的儒学名门之下。

  后来,孟子成名后,曾深有感触地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章句下)通过激发对方的上进心,也是给其一种特别的教诲。这种方法,不正是对其母亲做法的一种继承吗?

上一篇:“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2015-12-14]

下一篇:无义:无耻之尤 [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