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文化教育>文化长廊

谴责他们的同时也别忘了,其实我们都是“乌合之众”

编辑:高志军 来源:凤凰网文化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2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跳楼围观事件引人热议,我们除了谴责那些楼下起哄的群众道义丧失,缺乏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群体的麻木不仁。

我们也许想不到,造成群体丧失整体理智的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刻的心理学原因。

《乌合之众》作者告诉我们,哪怕是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上千人,如果他们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就不是一个群体。群体中的人不一定要聚集在同一个地点,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而当风暴过后,他们又会恢复平常的性格,成为安静而守法的公民。

而我们在哀悼逝者、拷问人性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个人在群体中会如何被催眠,又会产生哪些细思极恐,也因而必须警醒的化学反应。

《群体的一般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看群体的构成——大量的个人聚集并不足以建立一个群体——群体心理的特点——群体中个人固有的想法和感情的转变以及他们个性的消失——群体总是被无意识的因素所控制——大脑活动的消失和脊髓活动的得势——智力水平的降低和感情的完全变化——经过变化的感情,既可以对组成群体的个人感情更好,也可以更糟糕——群体既可以表现得勇敢、大无畏,亦可以犯罪。

从普通的含义上说,“群体”这个词的意思是个人聚集在一起的团体,他们不分国籍、职业或是性别,也不论是什么原因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的表达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之下,而且只能在那些特定的情况之下,一个群体表现出与这个群体中的个人所具有的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特点。

那个群体里面的所有人的情感和想法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他们那些有意识的个性消失了,一个集体的思维形成了。毫无疑问,它是暂时的,但是,它却非常清晰地呈现了确切的特点。

这个集体走入了一种状态,在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的情况下,我会称它为有组织的群体,或是,用一种被认为是更合适的称谓,一个心理群体。它构成了一个单独的物质存在,并且受群体精神一致法则的约束。

很显然,一群个人不经意地发现他们肩并肩地挨着,并不能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个有组织性的群体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千个个人在没有任何确切目标的情况下,偶然在一个公共的地点聚集在一起,并不能算作一个群体。想要获得一个群体的特征,必须要让某些因素提前产生影响,我们还要对它们的性质进行判定。

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想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的转变,是将要变成有组织性的群体的人表现出的首要特征,它并不总是需要一群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在某种暴力情绪的影响下,例如一个国家事件,成千上万的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的机遇就足以让他们行动起来凝聚在一起,从而一次性获得群体行动的特征。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四五个人就能组成一个心理群体,这种现象在数千人偶然聚在一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或许没有可见的人群凝聚,但仍旧可以在某些影响的作用下成为一个群体。

一个心理群体一旦形成,它就会获得某些暂时的、却又确切的一般特征。除了这些一般的特征之外,它还有一些附带的特征,其具体表现会因组成群体的人而各有不同,有可能会改变它的精神结构。因此,对心理群体进行分类是一份简单的差事。当我们全身心致力于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异质的群体(即由完全不同的成分组成的群体)会表现出某些与同质群体(即由大致相同的成分,如宗教、等级或阶层组成的群体)相一致的特点,除了这些普遍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些自身的特征,使得这两种群体能够被区分开来。

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不同种类的群体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检验这些群体普遍具有的特点。我们应该像自然学家那样开始工作,他一开始会描述一个族系里所有成员都具有的普遍特点,接下来再研究那些令这个族系所涉及的种类之间区分开来的具体特点。

用非常精确的话语去描述群体的思想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的组织不仅有种族和构成上的不同,还会因为支配群体的刺激因素的性质和强度而有所不同。但是,对个人心理的研究呈现出了同等程度的困难。个人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性格走完他的整个人生,这种现象只能在小说中看到。只有环境的一致性才能产生性格明显的一致性。我之前在其他著作中指出,所有的道德构成都包括,在突然的环境改变之下映现出来的性格的可能性。这解释了为什么法国议会中最为残暴的成员都是些谦和的公民,他们在平常的环境下,就是平和的司法人员或是道德高尚的地方官员。当暴风过去之后,他们就会重新变回正常的具有安静性格,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拿破仑在他们当中找到了最温顺的臣民。

想要对群体实力强弱具有差异的组织程度进行全面的研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研究那些已经完成组织化阶段的群体。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看到群体能够变成什么样子,而不是看到它们是怎么的一成不变。只有在这种高级的组织阶段,才能发现某些叠加在种族不变的、占据统治地位的特征之上的全新的特点。此时,所有的感觉和思想所显示出的改变,就会表现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在之前所提出的群体精神一致性的心理法则才会开始发挥作用。

在群体的心理特点之中,有一些或许同孤立的个人展现出来的一样,而有一些是群体所特有的,因此只能在群体中看到。为了体现它们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研究这些特点。

一个心理群体呈现出来的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如下: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构成了这个群体,不管他们的生活模式、职业、性格或是智商相同与否,他们转变成了一个群体的事实让他们拥有了一种集体的思想,这使他们的感受、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孤立时的状态不尽相同。如果凝聚在一起的个人不能形成一个群体,想法和感受就不会产生,或是不能转变成实际行动。

心理群体是一种用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暂时的群体,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结合在一起,就像是组成一个鲜活生命的细胞,会呈现出某些特征,它们同每一个单独的细胞所具有的特点都不尽相同。

与人们在敏锐的哲学家希伯特·斯宾瑟笔下发现的描述相反,在形成一个群体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元素的总和或是它们的平均值。真正呈现出来的,是在新的特点的诞生之下形成的组合,就好比某些化学元素一样,当它们进行接触的时候——如碱和酸——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物质,它所拥有的特质和之前那两个组成它的物质的特质完全不同。

想要证明个人组成一个群体和孤立的个人之间的差异到底有多大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要想探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要想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原因,首先要清楚由现代心理学建立的真理,即无意识的现象不仅在有机的生活中,而且在智慧的行为下,起到了压倒性的作用。有意识的思想生活的重要性同无意识的生活相比较会显得不那么重要。最敏感的分析家和最敏锐的观察者,只能发现极少的决定其行动的无意识动机。我们的有意识行动,就是在受到遗传影响的思想下创造出来的无意识基础的产物。这种基础包括代代相传,数不胜数的普遍特点,这种共有的特点构成了一个种族的特性。毫无疑问,在我们的行为之可予说明的原因背后,隐藏着我们没有公开的神秘原因。我们的日常活动,都是那些我们无法观察的,一些隐蔽动机产生的结果。

无意识构成了种族的先天特质,特别是在这一方面,属于这个部族的所有个人之间是极其相似的,使他们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是关于他们性格中的有意识的方面——教育的产物,但更多的是因为超乎寻常的遗传条件。人们在智力上有很大差异,但在直觉、情感和感受上却是非常近似的。在属于情感范畴的每一件事上——宗教、政治、道德、爱心以及同情心等,最出众的人也没比普通人高明多少。从智力上来看,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和给他制造靴子的人之间或许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从性格的角度来看,他们之间的差异就变得不那么明显或是压根就不存在。

这些普遍的性格特点,受我们的无意识的力量所控制,一个种族里的大多数正常的个人在同等的程度上都具有些特点,我认为,这些性格特点在群体里会成为共有的特性。在集体思维中,个人的智力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特征的多样化陷入了同性质的特征之中,无意识的性格特点占据了制高点。

群体一般只拥有普通的品质,这一事实能够解释为什么它永远也无法实现要求高度智慧的行动。能够影响到普遍利益的决定,都是由卓越的人组成的委员会做出的,不过,那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采纳的决定并不会比一群蠢人的优越多少。实际上,他们只能用每一个普通的个人生来就具备的平庸特点去开展手头的工作。在群体里,累积起来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如果“整个世界”就是群体,那么它就不会像人们经常说的那样,与其说是整个世界都要比伏尔泰更加聪明,我们不妨说伏尔泰要比整个世界聪明。

如果一个群体里的个人将他们共同享有的普遍特性积聚在一起,那么,这些特性带来的还是平庸,而不是如我们所说的那样,产生新的特点。这些全新的特点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

不同的原因能够对群体中独特的、孤立的个人占有的特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如果只从数量上去权衡和考虑的话,那么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也能够感受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能够让他产生本能的欲望,当他只身一人的时候,他要迫使自己竭力限制这些欲望。他不大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产生那些想法:群体都是匿名的,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那些总是控制个人的责任感会消失殆尽。

第二个原因是传染的现象,对群体的特点起着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还决定着它们的倾向。传染是一种现象,它很容易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是,想要解释它却很难。我们必须把它看作一种催眠方法,这样的方法我们会在稍后进行学习。在一个群体里面,每一种情感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传染性的程度足以使个人愿意将他自身的利益奉献给群体利益。这是一种和他的天性截然相反的倾向,一个正常人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除非他是一个群体的成员。

第三个原因,也是到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它同孤立的个人所表现出的特点完全不同。我想要指出的是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互相产生作用的传染的结果。

要想了解这一现象,将最近的心理探索发现牢记于脑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我们知道通过各种各样的进程,个人或许会被带入一种状态之中,在该状态中他将会完全失去他的有意识的个性,完全听命于剥夺他个性的操纵者,并且会做出一些同他的性格和习惯相矛盾的行为。最为细致的观察证明,一个长期将自己融入群体行动的个人很快就会发现——要么是在由群体释放的具有磁性的影响力的作用下,要么受到一些我们所忽视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自己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之中,它同令人着魔的状态很相似,在那种状态之下,被催眠的个人会发现他置身于催眠者的股掌之中。在催眠物体的作用下,他的大脑活动彻底瘫痪,他会成为他的脊髓中受催眠师任意操控的所有无意识的行动的奴隶,整个有意识的个性完全消失了,并且丧失了意志和识别力。所有的感受和想法都在催眠师的掌控之下。

从整体来看,组成一个心理群体的个人也处在这种状态之下。他不再具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他在被催眠物体操控的情况下,身体的某些功能被摧毁了,同时他体内其他的能力却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他会用不可抗拒的冲力肩负起完成某些行动的使命。这样的冲力要比在被催眠者的冲力更加难以抵挡,这是因为暗示对群体中的所有个人具有相同的效果,它会在相互作用下增强自身的力量。一个拥有足够强大的个性去抵抗暗示的个人是极其稀少的,在对抗逆流面前显得寡不敌众。他们最多也就是能够依靠不同的暗示来改变方向。例如,正因为这样,有时候往往一句甜美的言语或一个被适当唤醒的形象,就能够制止群体最残忍的行为。

然后,我们看到有意识的个性的消失,无意识的个性的得势,思想和感情通过暗示和相互传染的作用而指向相同的方向,在一瞬间将被暗示的想法转变成行动的倾向,这些就是构成群体的个人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成了停止用自己的意愿作为指导的机器人。

而且,姑且只看他组成了一个有机群体的成员这一事实,就足以让一个人在文明的梯子上下降好几个阶梯。他或许是一个有教养的个人,但是他在群体里却变成了一个野蛮人——一个靠本能行动的生物。他具有自发性、生性暴躁、残忍,还拥有原始物种所具有的满腔热情和英雄主义,同原始物种更加相像的是,他愿意让自己被言语和形象所影响——这样的言语和形象在组成群体的个人孤立存在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任何效果——他被诱使去做一些同他最为明显的利益和他最熟知的习惯格格不入的行动。一个群体里的一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当中的一颗,可以被大风吹到任何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陪审团做出的裁决会被每一位陪审员否定,在每一位议会成员看来,议会所接受的法律和措施都应予以否决。法国大革命时期,议会成员如果被分开来看,他们人人都是拥有良好习惯的好市民。当他们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最为恶劣的提议,把最无辜的人推上断头台,并且与他们的利益大相径庭,放弃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开始互相残杀。

并不单单是他的行为让他同群体里面的个人之间产生差异。甚至在他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已经经历了一次转变,这种转变非常深刻,就好像将一个守财奴变成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将一个怀疑论者变成一个有信仰的人,将老实的人变成罪犯,将懦夫变成英雄。在1789年8月4日那个欢聚的夜晚,法国那些有名望的人一时兴起,投票放弃所有的特权,很显然,如果让他们这些成员单个做决定,他们谁都不会同意。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智慧的层面上看,群体总是要比被孤立的个人的水平低,不过从感受,以及被这些感受驱使的行动来看,群体的表现要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者更糟糕,这都要看具体的环境是怎么样的。一切都依赖于群体所要遭受的暗示的特性。这样的观点已经被那些只从犯罪角度研究群体的作家完全误解了。毋庸置疑,一个群体往往是犯罪群体,但它也经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只有群体而不是被孤立的个人,会被诱使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为了光荣和荣誉的热情去保卫一个教条或是一个想法的胜利成果,会导致——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在几乎没有粮食和武器的情况下——朝异教徒讨要基督徒的墓地,或是如1793年那样,誓死保卫我们的祖国。毫无疑问,类似这样的英雄主义多多少少给人以无意识的感觉,但是,正是这样的英雄主义一手缔造了历史。人们只有用冷血的方式才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世界的历史上将不会保留太多关于他们的记录。

 

上一篇:齐白石送给毛泽东、周恩来的作品,你见过… [2018-07-02]

下一篇:孤独的“王者”周星驰:一生所爱,一声叹息 [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