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秋染上川(宝鸡 周长江)

编辑:王亚恒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2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金秋时节,渭滨区高家镇上川村里游人如织。坐在河边歇息的老支书贾宏元,望着进村的环山路上一辆辆鱼贯而入的小汽车,高兴地笑出了声。
  上川村自然风景秀美,在秦岭山脉的环抱里,村庄红瓦白墙壁画,小桥流水人家……犹如展开在青山绿水间的一幅乡村诗意画。
  “虽然村里风景好,但是经济来源少,村民的日子并不富裕。”贾宏元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
  前些年,上川村的支柱产业主要靠房前屋后的农作物和少量的养殖业,年轻人进城打工、老年人留守务农,成为一个时期的常态。对此,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人,贾宏元焦急而无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村里帮扶的渭滨区人武部官兵为贾宏元树立了发展的信心。访农户、进田间、察地貌、问专家……帮助上川村走出发展困局、创新经济产业模式成为大家的共同心愿。
  “乡村振兴,必须要产业振兴。不妨搞个农耕体验园,先把城里的游客吸引进来。来的人多了,农家乐等服务配套项目就可以逐一上马……”一个月后,“金点子”让贾宏元等村干部群情激奋,一幅上川未来发展的路线图逐渐清晰起来——利用自然景观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由此,“一份田”项目应运而生。
  秦岭七十二峪,晁峪就在上川村。清澈的晁峪河由西向东穿村而过,河北边一片乱石嶙峋、杂草丛生的荒滩地成了“一份田”项目的最佳选址。丈量、规划、设计,决心付诸行动之际,经费不足的问题让贾宏元心里犯了难。区人武部得知情况后立即伸出援手,一笔三万多元的资金投向“一份田”项目。
  这是一片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的乱石荒滩地,机械难施工,只能靠人力。“骨头再硬也要啃下来”。面对坑洼不平的地面,村里五十多名民兵和退伍军人被动员起来,大家纷纷拿起工具投入到搬石平地的战斗中。
  曾经的一幅幅画面,至今让贾宏元难以忘怀。乱石滩上有横卧的枯树,有盆大的卵石,有丛生的杂草,有遍布的深坑……大伙不畏艰辛、不怕苦累,通过用绳拉、人手推、钢钎撬等原始作业方法,埋石填坑、移树拔草、平整地面,硬是利用半个月时间将昔日的乱石滩变成了一片平地。那时,许多人的手掌磨出了血泡,针一挑、布一缠,继续干;一些人因为长时间挥锹铲土、抡锄挖地,手腕酸痛得端不起饭碗。即便这样,始终没有一个人开口要工钱、张嘴要管饭,口渴了,喝自己带到工地的水;肚子饿了,各自回家吃饭。从村里走出去的现役军人李凡,拿出自己的津贴买来许多电动工具让村里人使用;民兵王浩按照网上的图例给“一份田”扎围栏编篱笆,手枪钻几次将手打破,鲜血直流……然而,当“一份田”项目雏形初现时,一场瓢泼大雨却将覆土冲得满目疮痍,只得再次返工;当希望的种子即将下地之际,一场大风却把围栏吹得东倒西歪,只得重新修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艰辛努力,最终被划分成二十六份面积不等的“一份田”项目呈现在秦岭晁峪河畔。
  “农耕体验园,种上一份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挂在“一份田”围栏篱笆上的木牌标语。那时,贾宏元每天清晨起床后,都要到“一份田”那里转转。他的心思大伙明白,为大力宣传“一份田”项目,他们借助地方政府力量对上川村和“一份田”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多批次推介。渐渐地,城里人知道了上川村和“一份田”,进山赏景种菜成为一些公司团建和家庭旅游的时尚选择,仅租地一项村里就获利近六万元。
  随着到上川村旅游休闲的市民越来越多,村里趁势办起几家农家乐,山野菜、农家饭成为游客舌尖上的美食。至此,区人武部又拿出经费帮助上川村援建了民兵连部、便民超市,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和游客的需求。
  “一份田”的蝴蝶效应给上川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玫瑰茶园、山谷露营、绿地烧烤、山菌种植等多种经济产业相继落地,政府主办的鹊桥联谊会、特产销售节等活动纷纷在上川村举行,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网红村,被宝鸡市评为最美休闲乡村,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看着如今景色如画、热闹非凡的小山村,贾宏元打消了去城里儿子家居住养老的念头。他坚信,乡村振兴的路上有军旗飘扬,上川的明天会更美好。

上一篇:那年塬上高粱红(宝鸡 刘青峰) [2022-11-02]

下一篇:故乡深秋景色美 只缘兼具南北方(宝鸡 吕… [2022-11-07]